33.全面加强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企业要建立权责明确的质量责任制,健全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机构,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切实保证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依照产品标准和规章制度依法行使检验职能;不断改进产品性能和工艺设计,严格原材料、基础元器件、外协件入厂质量把关,严格工艺纪律,严格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产品出厂质量把关,加强售后服务;树立质量成本观念,积极开展降低不良品损失活动,向质量管理要效益;建筑、水利、道路、桥梁等工程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坚持施工过程“三控制”(即自检、互检和交检),消除不合格工程,做好竣工后保修和用户回访工作。服务性企业和事业单位要增强服务意识,结合改进经营服务条件和设施,建立健全服务质量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34.企业要重视技术进步,把技术进步作为提高质量的基本途径。要围绕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加大质量投入,加快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步伐,提高科技进步对质量振兴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35.企业要积极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建立全面、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要积极贯彻《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国家标准和其它国际通行的先进管理标准,结合企业实际,继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体系。
36.广泛开展“质量管理三项活动”(即质量改进、降废减损和QC小组活动),注重实效,力戒形式主义。通过质量改进,以适应市场需求的质量来保持产品畅销不衰;通过降废减损,提高投入产出率,降低成本,增加效益;通过QC小组的质量管理活动,调动广大职工群众参与质量管理的热情,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职工素质,实现产品质量的持续提高。
37.企业要建立和完善鼓励质量改进的激励机制,要制定和完善岗位的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及相应的考核办法,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职工调动、提升、晋级、奖励或惩处的重要依据。内部分配应实行以“质量否决权”为主要方式的个人收入分配与质量挂钩制度。
38.加强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质量工作。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要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提高质量意识、增加质量投入、加强职工培训、完善检测手段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要坚决杜绝假冒伪劣现象。加强基础工作,消灭无标准生产,搞好售后服务。
39.为国防工业部门协作配套的生产企业,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努力通过第二方或第三方质量认证。
九、加强对质量振兴事业的领导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