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质量振兴实施意见(1996年--2010年)》的通知

  ——整体素质:主要产业和大型企业能够基本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需要,质量对全省国民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高科技产品对全省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较高比例,形成若干个具有地域经济特色的高科技产业群,对全省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较强的带动作用。
  ——产品质量:主要工业产品有85%以上按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产品质量等级品率达到100%,售后服务形成规范化的网络;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重点产品可比性跟踪监督抽查的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形成一大批涉及各主要产业的名牌产品,以名牌产品为纽带的大型和特大型企业集团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主要原材料类产品和基础元器件的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大装备的整机可靠性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适应国内市场竞争的要求,并力争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消费类产品能够不断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需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知名品牌。
  ——工程质量:竣工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以外的其它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6%,其中优良率达到40%以上。
  ——服务质量:达到国际标准,在服务业市场竞争中争得较为主动的有利地位。
  三、增强质量意识,提高劳动者素质
  6.结合依法治省战略的实施,加强质量法制普及教育,增强全省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质量法制意识。依法治省要把质量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引导企业切实履行法定的质量义务,支持和保护广大用户和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7.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作为提高质量的重要环节。提高产品质量首先要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素质。要加强质量意识教育、开展职工劳动技能培训。要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培训机构,实施不同层次的质量教育和培训。有条件的大专院校要设立质量管理课程,培养质量管理人才;各类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在职职工培训要把质量教育作为培训和提高劳动技能的重要内容;中小学校也应有一定的质量教育内容。要广泛开展质量学术活动,各级科协、质协要充分发挥组织引导作用,调动广大职工群众参与质量学术活动的热情,各级财政部门和有关方面要给予经费支持。
  8.充分发挥新闻媒介、行业组织、群众团体的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继续开展“质量万里行”、“中州质量行”、“质量月”、“让用户满意”、“3·15保护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要加强公益性质量宣传工作,动员全省人民投身质量振兴事业,形成全社会重视质量的氛围。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