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条 工商、税务、审计、公安等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配合做好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第八条 鼓励用人单位为从业人员建立补充养老保险,提倡从业人员个人进行储蓄性养老保险。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九条 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由市、区、县(市)劳动行政部门管理,市、区、县 (市)企业社会保险机构组织实施。
第十条 市社会保障委员会负责审议从业人员社会养老保险发展规划,研究社会养老保险的重大政策,协调和监督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运营。
第十一条 劳动行政部门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职责:
(一)负责编制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发展规划;
(二)制定有关配套政策;
(三)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决算;
(四)审计、监督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运营。
第十二条 企业社会保险机构的职责;
(一)负责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收缴,基本养老金的支付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管理工作;
(二)管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
(三)编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决算;
(四)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责任;
(五)审计用人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情况;
(六)负责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有关基本养老保险的咨询、查询等服务工作;
(七)负责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第十三条 市企业社会保险机构负责市以上用人单位(含地处县域内的市以上用人单位),市以上有关部门登记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地驻长企业、私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基本养老保险工作。
区企业社会保险机构负责区属用人单位,区有关部门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基本老保险工作。
县(市)企业社会保险机构负责县(市)属用人单位,县(市)有关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基本养老保险工作。
第三章 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纳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按本单位上年度从业人员月平均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的一定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从业人员缴费工资基数之和小于用人单位工资总额的,应以用人单位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1998年度起缴费比例为22.5%,以后逐步降低,在2000年底以前降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