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机服务组织的改革步伐,引导农机服务组织采取联合、兼并、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明晰所有权,搞活经营权,扩大经营规模,形成农机服务企业集团,增强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能力。同时,要保证国有和集体农机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资产流失。当前,要努力做到“四个适应”:即适应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要求,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多元化发展农机事业的格局,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力培育农机化服务市场主体;适应农业科技快速发展的需要,加快新技术、新机具的研究推广步伐;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跨世纪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的调整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四、实施“五大”工程,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步伐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实现农业机械化。要围绕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生产环节的机械化问题,组织力量研究对策,制定措施,重点抓好“五大”农机化科技推广工程。
(一)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工程。玉米机械化收获是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薄弱环节,要选择适合本地机型,集中人力、财力,抓好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的推广,争取在近几年内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有较大提高。
(二)节本增效工程。要以机械深耕、精量半精量播种、化肥深施和秸秆还田技术为主要内容,继续大力推广节本增效农业工程技术。小麦、玉米、大豆要实行精量半精量播种。要配合机械深耕、化肥深施和种子工程的实施,充分发挥良种的作用。要把秸秆还田特别是玉米和小麦联合收获后的秸秆还田作为攻关的重点,尽快杜绝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破坏地力、浪费能源的问题。
(三)节水和机械化旱作农业示范工程。在水资源贫乏的山区和丘陵地区,主要推广节水和旱作农业技术。在节水灌溉方面,重点推广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喷灌技术和微喷滴灌技术。在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方面,大力推广化肥机械深施、机械深松、小麦地膜覆盖、农作物秸秆还田、苗带重镇压等技术,营造土壤水库,提高旱作地区的农业产量。
(四)设施农业示范工程。要把设施农业工程的管理和服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好试点示范工作。要坚持统筹规划、层次推进的原则,搞好所需设施结构、材料及适宜大棚作业机械的引进和推广。重点抓好微滴灌设备、保温被和卷帘机械、气体施肥装置和微型耕整地机械的推广示范,带动全市设施农业迈上新的台阶。
(五)农用航空示范工程。农用航空是农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要从当地实际和需要出发,积极探索农用航空的试点示范工作,切实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提高我市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装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