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应付福利费的红字,应先用结余的应付工资弥补,借记“应付工资”科目,贷记“应付福利费”科目;不足弥补的,借记“资本公积”(不良资产损失)科目,贷记“应付福利费”科目。
5、住房周转金的红字,应先用结余的公益金弥补,借记“盈余公积(公益金)”科目,贷记“住房周转金”科目;不足弥补的,借记“资本公积”(不良资产损失)科目,贷记“住房周转金”科目。
(二)改制企业非经营性资产剥离的会计处理
改制企业应在“资本公积”科目下,增设“非经营性资产”明细科目,按剥离资产净值,借记“资本公积”(非经营性资产)、“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等科目。
(三)改制企业资产评估的会计处理
改制企业资产评估,经资产经营公司或主管区、局确认后,在评估结果有效期内,按确认结果调整有关帐户,调整日为办理产权转移手续的当日,改制企业可在“资本公积”科目下,增设“资产重估增值”或“资产重估减值”明细科目,用于核算企业评估确认的价值与帐面净值的差额。
1、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在建工程以及无形资产等,应按评估确认的价值与帐面净值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有关资产科目,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资产重估增值或资产重估减值)科目。
2、固定资产评估确认的价值高于帐面原值的部分,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评估确认价值与帐面净值的差额部分,贷记“资本公积”(资产重估增值),两者的差额,借记“累计折旧”科目。 固定资产评估确认的价值低于帐面原值高于帐面净值的,127;按评估确认价值与帐面净值的差额部分,借记“累计折旧”科目,贷记“资本公积”(资产重估增值)科目。
固定资产评估确认的价值低于帐面净值的差额部分,借记“资本公积”(资产重估减值)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3、在评估结果有效期内改制企业的资产数量发生变化的,应根据原评估方法对资产评估价值进行相应调整。资产数量因购入而增加的按实际成本调整,属内部结转的,按该资产的评估价格调整,没有评估价格的按实际成本调整,资产数量减少的按评估价格调整。
4、在评估结果有效期内,改制企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发生价值摊销的,应根据该资产评估确认价值计算的摊销额(折旧额)调整资产评估价值。
(四)改制企业结束旧帐的会计处理
1、改制企业按上述会计处理规定调整有关帐目后,并按规定编制改制企业当月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2、改制企业结束旧帐前,借记“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亏损作相反分录)。对改制前“资本公积”科目借方余额以及批准核销的不良资产损失、剥离的非经营性资产、资产重估减值,借记“实收资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不良资产损失)(非经营性资产)(资产重估减值)科目;对改制前“资本公积”科目贷方余额以及资产重估增值,借记“资本公积”(资产重估增值)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并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编制企业当年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3、改制企业结束旧帐时,借记“实收资本”科目和所有的负债科目,贷记所有的资产科目,净资产为负债的改制企业,借记所有的负债科目,贷记“实收资本”和所有的资产科目。
(五)股份合作制企业建立新帐的会计处理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