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类:到2000年,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主要原材料的产品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并有1/3以上产品质量全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10年,主要原材料的质量要有1/3~1/2左右产品质量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基础元器件类:到2000年,机械电子等基础元器件的总体质量水平达到或超过国内平均水平,并有1/3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机械基础件、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以及汽车关键零部件质量和整车配套能力,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到2010年,机械、电子等基础元器件的质量水平要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重大装备类:2000年,机械、电子、石油、化工等重大装备的安全性能指标全部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到2010年,重大装备的整机可靠性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消费品类:到2000年,主要消费品类产品质量、安全和卫生指标要全部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主要耐用消费品,尤其是家用电器的技术质量指标和整机可靠性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10年,主要消费品的技术质量指标和整机可靠性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工程质量:到2000年,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综合试车和验收要一次合格,确保连续生产或正常使用,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要达到90%,其中优良率达到35%以上,创出一批进入国家和省部级先进行列的示范性、标志性优良工程。到2010年,竣工工程质量要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要达到96%,其中优良率达到40%以上,创出一批国内知名的优良工程。
(五)服务质量:到2000年,铁路、交通、邮电、民航、商业、旅游、医疗卫生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等服务性行业,要全面推行服务质量国家标准;没有标准的新兴服务业,技术监督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企业或地方标准,初步实现服务质量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服务硬件设施要有明显改善,用户满意度要有明显提高。到2010年,服务质量要基本达到国际标准,重点服务项目的运行机制与国际接轨,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创出一批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的优质服务项目或企业。
(六)质量管理:到2000年,全市大中型企业按照《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及其他国际通行的先进管理标准建立质量体系,结合企业实际,继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并有效运行;要有50个左右企业根据市场需要,通过国内外质量认证机构的质量体系认证;在此基础上,推荐、评选30个省质量管理奖企业。到2010年,企业质量管理运行机制基本上与国际接轨,科学管理在提高质量中充分发挥能效,主要产业的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要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