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以发展瘦肉型猪为主的生猪品改工程。初步计划到2003年,逐步建成省有原种猪场、地市有原种扩繁场、县有良种制种场、乡村有人工授精网的“三场一网”生猪品改体系,建设好成龙配套的良种生产供应、疫病防治、饲料推广服务体系。抓紧引进一批国外最新优质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牲猪品种,引进几项突破性科技项目、生产设备和科技产品。
7、以推广200万亩模式化稻田养鱼为重点的扶贫增收工程。 1999年至2003年。在自治州、怀化、郴州、衡阳、邵阳、永州、娄底、张家界等地市的20个县(市)发展高效模式化稻田养鱼200万亩,平均单产提高到50公斤/亩,其中1999年完成100万亩,后4年每年增加25万亩。
8、以普及10大新技术为重点的农技推广工程。大力推进两系杂交稻、湘杂棉、双低油菜、杂交畜禽鱼的杂交优势;大力推广旱育秧、间作套种、水旱轮作、种养结合的新型耕作制度;大力推广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种养技术;大力推广病、虫、草、鼠综合防治和畜禽鱼疫病防疫、防灾减灾生物工程、生化调控和化学除草技术;大力推广分选、加工、保鲜、包装、贮藏系列化配套技术;大力推广高效吨粮田开发、棉花套种和杂交稻超高产制种、紧凑型玉米地膜育苗、麦类密点播、农作物地膜覆盖、蔬菜遮网覆盖、食用菌及稻鱼麻综合开发技术;大力推广配合饲料、秸秆氨化、微贮、种草养畜、稻田养鱼、水体综合开发和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技术;大力推广中低产田土综合改良、平衡施肥、秸杆还田、节水旱作农业等技术;大力推广适用旱土、水田作业的新机具;大力推广庭院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等综合生态农业技术。
9、以健全农作物病虫害和畜、禽、鱼疫病防治体系为主的动植物保护工程。认真实施国家“植保工程”,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新建35个区域性病虫测报站,建立区域性病虫监测站和重大病虫灾害紧急防治中心及其配套设施,建立13个区域性重点植物检疫实验室、抓紧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在省、地、县三级建立疫苗冷冻体系、诊断化验体系、疫情测报体系和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全面推行免疫证制度。健全水产病害防治服务体系,加强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建设。
10、以提高农业装备水平为目标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和农机化建设工程。经过5年努力,建设好2000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其中1000万亩建成“水田排灌自流化、道路林网化、耕作机械化”的现代化农田。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到2003年,农机总动力发展到2150万千瓦,机耕面积达4700万亩。机电排灌增加250万亩,有效灌溉能力提高8个百分点,机械收获面积400万亩,机械防治面积达1500万亩,全省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