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实施十二大农业工程,是提高我省农业装备水平的需要。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大力提高农业的装备水平。我省农业要上台阶、上档次、增强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关键在于提高农业装备水平。而实施十二大农业工程,可以将我省农业的装备水平大大提高一步。
第四、实施十二大农业工程,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实事的指示精神的需要。这些年,我省农业年年有新的进步,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要使我省农业不断登上新的台阶,仍然需要多办大事,多办实事,这就要求我们集中财力,把钱花在解决阻碍湖南农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上。十二大农业工程,每一项都关系到农业发展的大局,抓好这些工程,我省农业将有一个新的飞跃。
二、十二大农业工程的主要内容
1、以建设8大种苗龙头基地为主的种苗体系建设工程。主要是在抓好贺家山原种场、省果茶良种繁育场、棉花原种场、原种猪场、祖代蛋鸡场、种公牛场、鱼类原种场、中华鳖原种场8大省级种苗龙头基地完善配套和建设好省大细救护中心的同时,建立健全省地县成龙配套的良种繁育体系。
2、以推广两系杂交早稻为主的早釉稻品改工程。规划1999年在长沙、岳阳、湘潭三市沿107国道建立20万亩两系杂交早稻示范带,带动全省推广100万亩,并逐年扩大,到2003年达到1000万亩,占全省早稻面积的40%以上。同时,利用两系法杂交途径进行釉粳亚种间超高产育种和超高产栽培,并逐步扩大早稻优质稻生产比重,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我省早稻单产低、品质差的问题。
3、以开发1000万亩高档优质稻、800万亩玉米为主的粮食结构优化工程。开发1000万亩高档优质稻,力争1999年达到800万亩,3年后突破1000万亩。用5年时间,把全省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到800万亩,年产玉米40亿斤以上,逐步实现玉米自给。1999年重点放在“568”工程上,即调减500万亩早釉稻,种植600万亩玉米,发展80万亩优质稻。
4、以高接换种为主的100万亩柑桔品改工程。从1999年起,用5年时间完成75个主产县市的100万亩柑桔的高接换种,并通过采取其他措施,使全省现有柑桔品种逐步实现更新换代。1999年抓好洞口、芝山、溆浦、衡山、涟源等5个主产县市的10万亩高接换种示范。
5、以“四水”流域为主的种草养畜工程。从1999年起, 计划用5年时间,在“四水”流域的10个地市76个县市建成人工草地600万亩,改良草地450万亩。建设好省种公牛场和南山牧场以及怀化市、新宁县3个肉牛繁殖基地,浏阳市、石门县2个良种羊繁殖基地,岳阳滨湖水牛繁殖基地。在省畜牧所和自治州、怀化、邵阳、永州、郴州建立6个品改液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