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搞好扭亏脱困咨询和诊断工作。脱困工作的指导单位,应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及中介机构,对重点企业和行业进行诊断、咨询,协助制订好脱困方案。要鼓励优势企业对困难企业的管理输出,选聘一些优势企业的管理人员到重点脱困企业任职,帮助困难企业扭亏。
(四)建立联席会议和跟踪检查制度,搞好脱困指导工作。建立省企业脱困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脱困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各地市也要结合实际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定期通报情况,分析问题,研究政策。要建立跟踪制度,逐月了解、分析所指导企业和行业的经营状况,找出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每月要向主管副省长和省经贸委汇报重点脱困企业和重点调整行业的经营状况、效益变动情况。
(五)搞好服务,为企业创造好的外部环境。各地市、省上有关部门要把指导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脱困作为重要工作,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同志具体抓。要积极协调银企关系,加大对重点脱困企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行业及重点地市的资金支持力度,搞好煤、电、运的综合协调。
五、深入开展学邯钢活动,强化管理,苦练内功
(一)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建立选拔任用、竞争激励和约束监督机制,提高政治、经营和技术素质。要认真选好企业一把手,使一批优秀企业经营者脱颖而出。要参照《
国务院稽察特派员条例》,对我省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派稽察特派员,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开,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坚持并不断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实行厂务公开,加大职工民主监督力度。
(二)强化质量管理。要全面贯彻《质量法》、《质量振兴纲要》和省上贯彻纲要的《实施方案》,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健全机构,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产品实物质量,改善用户服务,实现以用户满意为最终目标的质量管理。
(三)严格成本管理。强化推行“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成本管理法。企业的设计成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销售费用、财务成本等每一个环节都要将有关指标分解量化,责任落实,严格考核,严格控制各项非生产性支出。主要能耗、物耗指标要努力向系统内先进水平看齐,有条件的应向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看齐。
(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1999年要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中逐步推行总会计师委派制。要严格会计核算,统一会计人员的核算管理,防止和纠正虚拟成本、虚盈实亏、多盈少报现象。加强资金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分析,加强现金流量的运筹和控制,加快资金周转,提高存量周转率和应收应付帐款周转率,完善内部银行,实行资金集中调度使用。杜绝乱开银行帐户和私设“小金库”,避免资金流失、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