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住扩大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的机遇,对产品结构作适应性调整。要围绕建筑材料、新型装饰材料、工程机械、发电设备、电网改造、高压输变电设备、农用水利建设设备、城市公用设施改造设备、通讯、办自动化设备等对产品进行适应性调整,开发、开拓市场,形成规模经济,促进投资类产品快速增长。要针对农村市场,开发适应农民需求的生活和生产资料类产品。
(二)加大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要围绕品种、质量、效益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一是对机械、纺织、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要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改造,提高质量;二是大力提倡资源综合利用,通过节能、节材和使用代用品,降低消耗,提高效率;三是多种渠道筹措技改资金,包括吸收国外、省外、私人、社团组织和机构等方面的资金,以及产权转让、股票上市等,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四是通过技术改造使每年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实现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
(三)加快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充分发挥优势,增强吸纳高新技术的内在动力,成为“产学研”工程的主力,成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体。要搞好与科技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海外企业的嫁接,重点抓好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工程、医药工程、机电一体化产品、环保产业和新材、新能源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化。
(四)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运行机制。实施长岭集团、西安仪表厂、西安电缆厂等70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抓好黄河工程机械集团、陕西玻璃纤维总厂等19项重大技术引进项目,提高企业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能力,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做好已认定的6个国家级和33个省级技术中心的后评估考核,力争再建立20-2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中试基地。继续实施射线影像增强器、稀土永磁直流无刷电机调速系统等8-10个“产学研”联合亿元工程,落实“产学研”联合开发项目1000个。继续加大名牌战略工程实施力度,对已认定的名牌产品要上水平、上规模,今年再创一批新的名牌产品面市。
四、以纺织为突破口,打好扭亏增盈攻坚战
(一)1999年是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的关键一年,要继续以纺织为突破口,以西安、宝鸡、咸阳、汉中四地市,纺织、煤炭、冶金、机械、石化五部门为重点,落实扭亏责任,打好扭亏增盈攻坚战。列入扭亏增盈重点的城市、部门和企业,要认真制订本地市、本部门、本企业扭亏增盈工作的实施方案。重点脱困企业的脱困责任由企业和政府指导单位共同承担,指导单位要帮助企业分析现状和亏损原因,逐户制订脱困方案,并督促企业做好内部改革、改造和加强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加强工作针对性,搞好分类指导。纺织行业要继续把“压锭、调整、增效”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加大企业重组力度,优化产品结构和资产结构,努力完成大幅度减亏目标,今年要压缩20.99万锭,减亏30%。煤炭行业要拿出国有重点煤矿扭亏增盈的实施方案,并确保落实。加大对小煤矿的整顿力度,坚决取缔、关闭非法生产、布局不合理和污染严重的小煤矿。冶金行业要加大生产要素重组的力度,激活有效资产。其他行业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制订规划措施,抓好盈利大户的增盈和亏损大户的扭亏、减亏。对本行业规模小、效益差、污染严重的小企业,要下决心关停一批;对列入地方国有统计范围内的中小企业,要加大改制力度,一部分实现扭亏,一部分退出国有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