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推广三元杂交瘦肉型猪的杂交组合模式
全省生猪品种改良,以经济杂交和人工受精为手段,通过引进一大批国外优良生猪品种,大规模开展杂交改良,加快本省生猪品种资源开发,加速培育含有一定地方品种血统的瘦肉型猪品种和品系,从而加快全省生猪品种改良的步伐。
发展三元杂交瘦肉型猪,要实行“二洋一土”和“洋三元”两种模式。“二洋一土”瘦肉型猪所需二元母猪的生产,要实行传统杂交体系建设和培育推广含有地方血统瘦肉型猪品种品系两条腿走路。各地要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和确定适合本地区的三元杂交瘦肉型猪生产方式。
以“二洋一土”为主体,加快发展三元杂交瘦肉型猪。重点抓好地方母猪布局、二元杂交母猪制种、种公猪质量三个环节。各地要根据当地母猪饲养的实际情况,确定当家母猪品种,以现有种猪场为基础,加强地方猪种的选育,提高母猪的性能。二元母猪的制种场由省级统一提出技术要求,并按照《
种畜禽管理条例》,纳入依法管理的范畴,由各级相关管理部门核发生产经营许可证。各地要将现有种猪场和选择一部分具有一定技术条件的商品猪场作为二元母猪的制种场。种公猪的饲养要求非常高,一般单位和个人饲养容易造成体系混乱和品种退化,因此,良种公猪原则上由种猪原种场生产,由各级家畜改良站饲养和供精。各地要集中力量办好家畜改良站,确保种公猪质量。
加速地方瘦肉型猪品种、品系培育推广力度,利用我省优良地方品种猪作母本,通过杂交选育形成含有一定比例地方猪血统的瘦肉型猪品种和品系,来替代二元杂交母猪,是今后发展三元商品瘦肉型猪生产的一个方向。苏州市太湖猪育种中心培育的太湖猪Ⅰ号猪最近通过了国家的品种审定,生产性能优良、遗传性状稳定,要在全省建立扩繁场,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推广。省农科院培育的苏钟Ⅰ、Ⅱ系已经进入中试阶段,可以选择部分地区建立扩繁场,扩大中试,加快品系选育进程。姜堰市新姜曲海猪和淮阴县新淮猪瘦肉型品系的选育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进程。
鼓励经济发达地区、外调生猪的集中产区、有条件的规模猪场和专业大户发展纯外品种的三元杂交猪,即“洋三元”;鼓励一部分经济和技术条件较好的种猪场与科研单位合作进行“三洋一土”或配套系的探索。
四、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实现全省三元杂交瘦肉型猪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