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增加投入,加快沼气生态农业建设步伐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沼气建设力度,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坚持国家、地方、集体和个人一起上,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各级财政部门要把发展沼气建设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用于沼气建设的科研、技改、基建及示范推广经费,也要随着事业的发展逐年有所增加;各部门用于水利、林业、整建扶贫、农村改水改厕和农业综合开发等建设项目的资金,在投资渠道和使用原则不变的前提下,都要适当安排一部分用于沼气生态农业建设。
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工作量大面广,需要各部门和各行各业的重视、关心、支持。宣传部门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发展沼气的目的、意义和先进典型;计划部门要把沼气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建设部门要把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建设作为城乡建设的基础配套设施,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国土规划部门对不占用农田兴建沼气池的用地要简化审批手续,并给予一定数量的建房地基补助;能源部门要把沼气建设作为能源开发的重要内容;林业部门要把发展沼气作为封山育林,促进林业建设的重要途径;畜牧部门要把发展沼气作为促进饲养业发展的有效办法;环保部门要把发展沼气作为根治污染源,改善生态环境的重中之重;卫生部门要把沼气建设作为加强粪便管理、消灭蚊蝇滋生场所、减少病菌传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农技部门要把沼气建设与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建设结合起来,搞好沼气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努力提高沼气开发建设的能源效益、生态效益、环卫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注重科技,搞好与沼气建设相关的配套科技服务各级科技部门对沼气建设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要组织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攻关,力争在较短时期内有较大突破,并尽快转化成生产力。要重点研究提高沼气池冬季产气率、提高建池密封防漏的技术和导气系统经济耐用技术,研制高效、商品化的集中供气成套装置和生物气化、液化成型装置,研究沼液、沼肥等使农作物增产增收、防病治虫的机理,解决沼气腐蚀机械设备、器材等问题。
要建立健全从县到乡到村的服务体系。县、乡已有的沼气建设施工队伍要进一步巩固、充实。没有施工队的区、乡要尽快组建起来。各村都要设置沼气管理人员,负责沼气器具维修,解决沼气池不产气等一些常见技术问题,为农户提供优质、安全、方便、快捷的服务。要加强对建池技术员的培训、管理,确保沼气建设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