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
《关于调整优化早籼稻生产结构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娄底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单位: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省农业厅《关于调整优化早籼稻生产结构座谈会纪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一九九九年七月六日
关于调整优化早籼稻生产结构座谈会纪要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调整优化我省早籼稻生产结构,最近省农业厅派出5个调查组,会同地市州县农业部门对全省早籼稻生产及流通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于6月30日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座谈分析,省委领导同志到会听取了座谈意见并作了重要讲话。现将座谈会议情况纪要如下:
一、正确认识我省早籼稻的产销形势
我省是全国早籼稻的主产省份之一,常年早籼稻种植面积为2400万亩左右,年产量为180亿斤左右,面积和总产量占全国的份额均在20%以上,是全国早籼稻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省份。从自然生产条件来看,我省上半年光、热、水同步上升,最适宜早籼稻生产,特别是早稻大多在大旱之前就能收获,是我省诸多作物中所能够避开旱灾稳产高产的大宗作物。从粮食消费需求来看,目前我省农民、部分低收入的城镇居民和打工仔以食用早籼米为主,饲料用粮、工业用粮对早籼稻的需求量也比较大。据统计,我省40个商品粮大县(市、区)年产早籼稻122亿斤,其中49亿斤为口粮,37亿斤作饲料粮,2.4亿斤作种子用粮,只有33.6亿斤作商品粮,其他县(市、区)的早籼稻基本上是自产自销。从稳定农民收入来看,早稻仍是我省农民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特别是近几年我省自然灾害频繁,农民大都把夺取早稻丰收作为全年增收的重要依托,收了一季早稻后,即使下半年遇上大的灾害,全年的生活也有了一定的物质保障。但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省早籼稻生产尚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部分早籼稻品质较差;二是生产布局不够合理;三是我省早籼稻与当前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为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早籼稻的产销形势,下决心改善早籼稻品质,努力调整优化早籼稻生产结构,充分发挥粮食大省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