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引导城乡居民增加即期消费,使增加居民收入的政策有效地带动经济增长;努力增加财政收入,调整支出结构,妥善解决增资的资金缺口;帮助企业消化增资带来的成本压力,保证职工收入的增长;正确处理干部增资与工人增资、农民增收的关系,保持社会政治稳定。
2、把国债政策的运用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扶优扶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即期增长和长期发展的统一;抓住债权转股权、技改贴息、扩大企业上市的有利时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依据国家政策导向,调动企业技术改造积极性,推动技术进步的步伐。
3、实施积极的政策导向,采取必要的扶持措施,调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引导扩大社会投资。
4、依据农副产品消费结构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农业与市场的适应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5、推进政府职能转换,改进政府指导经济工作的方式,创造有利于加快发展的经济环境。
6、积极扩大融资渠道,为经济增长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正确处理规避风险和扩大信贷规模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与信贷扩张的良性循环;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解决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加快企业上市工作节奏,发挥证券市场融资作用;选择优势行业,积极向国家争取产业投资基金试点。
五、明确责任,保证中央12号文件贯彻落实到位
为更好地把握国家的政策机遇,贯彻好、落实好中央12号文件精神,省政府将在去年成立的六个工作小组的基础上,再设立企业“债转股”工作小组,整治“三乱”工作小组,加快发展非义务教育产业工作小组,启动房地产市场工作小组,长江干堤整治、增加沿江排灌能力、长江支流移民建镇试点等工作小组,组长分别由省长或分管副省长担任,主要负责组织协调,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都要对照中央门号文件,抓住关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关键问题,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抽调精干力量,制定和落实贯彻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认真做好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工作。各部门都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全省经济发展的大局为重,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不允许扯皮推诿,不允许以部门利益设置障碍,不允许以任何理由干扰中央12号文件的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