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压缩种植面积,调整优化棉花生产布局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棉花供求关系的变化,调整优化棉花生产布局势在必行。要按照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大力压缩我省棉花种植面积。压掉夏播棉及分散、零星棉花面积;产量低、质量差的棉花品种不再种植,以缓解棉花供过于求的状况。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树立棉花商品意识,及时向棉农传递棉花市场信息,宣传国家新的棉花政策,引导棉农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调整种植结构。各产棉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大科技兴棉工作力度,搞好优质品种和重大技术的宣传、推广,加强采摘和收购、加工管理,杜绝混入异性纤维,促进棉花高产、优质、高效,以更好地适应国内外市场的要求。
四、加强棉花市场管理
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加强棉花市场管理,对个体棉贩或未经资格认证的单位非法从事棉花收购、加工、经营的行为要严厉打击,坚决取缔,非法收购、加工、经营的棉花一律没收。税务部门要依法查处并追回逃漏税款。发现使用小锯齿机、土打包机进行加工的,一律没收并销毁。棉机制造企业除生产棉花检验用的皮辊、锯齿衣分车外,严禁生产、销售小轧花机、土打包机,所有库存小棉机一律封存,不得以任何形式流向社会。金融部门严禁向非法收购、加工、经营棉花的单位和个人以及生产小轧花机、土打包机的棉机企业和新增轧花项目提供贷款。
五、完善省级棉花储备制度,规范棉花交易市场,促进棉花有序流通
我省作为产棉和用棉相对集中的省份,为防止棉花价格的大起大落,增强政府对棉花市场的调控能力,省政府决定继续实行省级棉花储备制度。省政府根据宏观调控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确定省级储备棉规模。储备棉的收储、轮换、抛售计划以及收购和出库价格,由省计委会同省物价局、财政厅、农业发展银行等有关单位制定。省级储备棉收购资金由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分行安排专项贷款,实行库贷挂钩、封闭运行。储备费用、利息由省财政负担,具体标准和管理办法由省财政厅商有关部门制定。省政府委托省供销合作总社承担省级储备棉管理任务,负责具体组织储备棉的购进、抛售、调运、轮换,并通过招标和签订合同的方式落实省级储备棉的承储单位。省级储备棉棉权属省人民政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动用。
河南郑州棉花交易市场作为我省唯一的棉花交易市场,对组织有序的棉花流通十分重要。要尽快完善交易规则,严格市场准入制度,逐步发挥其价格形成和信息传递功能。省政府将利用河南郑州棉花交易市场采购和投放省级储备棉,对全省的棉花供求和价格进行调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支持河南郑州棉花交易市场正常运行,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
六、加强棉花质量的监督管理,逐步推行公证检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