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坚定不移地贯彻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四中全会
《决定》明确提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的十条指导方针,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总结,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中央的方针贯穿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始终。
9、切实把握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的重点。为了加快推进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全面实现工作目标,全省上下都要大力推进“四创新一配套一加强”。即:重点抓好以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和以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为主要内容的国有企业结构创新;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的企业制度创新;以开发一批具有自我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关键技术为主要目标的企业技术创新;以加强基础管理和科学管理为主的企业管理创新;全面推进配套改革,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
四、着眼于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加快国有企业结构创新步伐
10、进一步优化所有制结构。要认真贯彻中央“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降低国有经济比重,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质量和控制力。要巩固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支配地位,集中力量在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及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一批国有及国有控股骨干企业,充分发挥其支撑、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在实现国家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要采取有力措施,收缩国有经济战线,尽快使国有资本从一般加工工业、贸易业、煤炭采选业和县属中小企业中退出;县域经济要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全面放开;放手发展个体、私营、外商投资等非公有制经济。要通过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真正做到该退的“退够”,该进的形成“气候”,构筑多种所有制并存、互相促进、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
11、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国有经济的作用既要通过国有独资企业来实现,更要大力发展股份制,通过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来实现。大力吸引各种经济成份参与国有企业投资。严格控制国有独资公司数量,大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其他混合所有制经济。充分利用现有上市公司的资源优势,重组带活一批国有企业,抓紧做好上市公司国有股的配售和置换工作。
1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把所有制结构调整同产业结构升级结合起来,推动国有资本向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转移。继续抓好支柱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增强竞争力。加快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力量抓好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三大高新技术产业群,建立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大力推动烟草、酿酒行业的结构重组,培植利税大户,增加财源。严格控制总量,提高质量,抓好冶金、石化、建材、机电、轻工等行业限产的措施;坚持淘汰落后、压缩过剩,抓好“五小”企业的破产和关闭工作,为优势企业拓展发展空间。
13、继续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全省重点抓好资产和销售收入双过5亿元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企业,提高其技术水平、开发能力。产品档次和市场占有率。鼓励通过兼并联合,组建一批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产品为龙头,以母子公司体制为组织形式,资产和销售收入双过50亿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组建集团要尊重企业意愿,防止行政命令和包办代替,妥善处理地区和部门的利益关系。对双过5亿的重点企业和双过50亿的重点企业集团,实行动态管理,在核呆、债转股、技改贴息、股票上市、发行债券、专贷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