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进一步采取切实措施,创造宽松的创业环境。以多种形式吸引优秀海外、省外科技人才。认真兑现已有的优惠政策,并在户籍、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为他们提供便利。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关键技术岗位、重大项目主持人和学术带头人,应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引进优秀科技人才来皖建功立业。
加快高新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步伐。从2000年起,全省每年选拔一批35岁左右、具有发展潜力的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优秀科技和经营管理人员,到国内重点院校脱产培训或到国外研修。
广大科技人员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求实创新、拼搏奉献精神,热爱安徽,积极投身到加速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行列,发挥潜能,贡献力量。
11、建立高新技术成果评价制度,改革科技奖励制度
建立高新技术成果评价制度,是落实加强技术创新,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政策的重要环节。科技成果的价值,最终要看是否符合国家需要和市场需求。要抓紧制订高新技术成果认定办法,建立科技评估中介组织,为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良好的服务。改革和完善研究开发成果或产品的鉴定办法,对政府科技计划项目,今后逐步委托中介评估组织进行客观评价,按合同组织验收。
改革科技奖励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客观、公正的评奖办法和评审机构。科学技术奖励要侧重自主知识产权和经济、社会效益。精简奖项数量,加大奖励力度,改变将科技人员待遇与科技奖励普遍挂钩的状况。发挥政府在引导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培养创新创业科技人才等方面的导向作用,鼓励并规范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种科学技术奖励活动。
四、进一步加强党和政府对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工作的领导
12、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善于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办法推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
加强和改善党和政府对实施科教兴皖战略的领导,是推动技术创新,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政治保证。实行市地、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推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转变职能,搞好协调服务,要紧密联系本地实际,加强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和观念创新,把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作为主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纳入“十五”发展计划,把握方向与重点,明确目标与任务,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科技与经济发展战略。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善于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办法推进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