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紧密结合我省实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提高我省综合竞争力的重点产业和领域,集中力量,取得突破,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革命。高度重视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和推广应用,组织实施农业良种产业化工程,加快建立农业高科技创新中心,在优良品种培育和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尽快实现新的突破,为发展我省农业产业化和“两高一优”农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增强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自主创新。把电子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软件、通信网络、应用电子产品,生物技术及新医药特别是基因工程药物和现代中药,机电一体化产品,新材料特别是电子材料、新型建材、超细超硬材料等有一定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作为重点,加大创新力度,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一批在技术水平、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等方面都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品和企业。
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注重应用高新技术的增量,激活传统产业的存量,重视提高企业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大力推广计算机应用、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共性、基础性技术,组织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
二、深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进程
4、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技术创新贯穿于高新技术从研究开发、生产实践到实现商品化运作的全过程,企业必须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开发主体、投资主体和应用主体。把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和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作为企业走出困境、发展壮大的关键举措。国有企业要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掌握核心技术和占领技术制高点方面发挥重要的先导作用。
“十五”期间,全省大中型企业都要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速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迅速转化的有效运行机制。
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有效途径。根据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双边、多边的技术合作机制,促进产学研的直接结合;以项目或课题为纽带,组织产学研共同攻关,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企业研究开发经费要保证有一定的比例用于产学研合作。鼓励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充分挖掘企业技术开发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