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经济国际化”、“区域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以滨江基础产业带为中心,以沿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生长点,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加强长江岸线的规划管理,确保长江防洪安全和河势稳定,优化沿江生产力的布局,促进长江岸线资源得到合理、有序、高效的利用,进一步发挥沿江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为全省的跨世纪发展服务。
(二)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与合理开发相结合。岸线开发必须统筹规划,打破部门和地区界限,联合开发,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实现局部与全局、区域与区域、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长江岸线资源持续利用和优化配置。要确保关系国计民生重大工程对岸线利用的需要。在城市地区,要将岸线开发利用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兼顾生产、生活需要,保留一定数量的岸线。
2.坚持整治与开发相结合。强化防洪和整治工程建设,加强对河势演变的监测,摸清冲淤规律,及早提出对策;整治坍岸后退,稳定河势;加强航道整治,保障主航道的稳定和畅通,维护已建港口的前沿水深;进一步加强城市防洪和护岸工程建设。沿江开发项目要符合整治要求,承担相应的整治责任。
3.坚持近期与远期相结合。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处理好岸线近期利益和长远需要的关系,立足现实,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充分挖掘有限资源的最大潜力,切实保护好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而暂时又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岸线和陆域,严禁乱占滥用。
4.坚持专项开发与综合开发相结合。长江岸线开发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岸线资源具有多种开发利用功能,在开发过程中要因地制宜,以各岸段的适宜性评价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为依据,在加强港口、工业等专项开发建设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长江的防洪安全与河势稳定。充分发挥各岸段的主导优势,采取各具特色的开发利用方式,确保长江岸线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三、岸线开发利用总体布局
(一)布局依据
1.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沿江发展战略的要求和目标,江苏省及沿江各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2.岸线资源开发条件。主要是指岸线稳定性、岸前水深和岸前航道水域宽度。
3.各类岸线占用现状。
4.已出台的防洪、水利、河道、航道、港口管理等有关法规政策。
(二)规划目标
港口方面:
近期到2020年,加强太仓港建设,确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江苏翼地位,形成南京、镇江、太仓、南通四大沿江港口群。合理建设万吨级以上泊位,适当建设中小型泊位,形成我国长江流域集装箱运输的港口基地。2010—2020年,重点开发建设太仓港、常熟港等,加强南通港、张家港、江阴港等的配套建设,重点建设集装箱泊位,形成大中小结合的港口运输体系和分工合理、有机结合的港口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