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前,全省县以下工业企业消灭无标准生产。
(三)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明显改善
——到2000年,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质量必须符合标准的合格要求,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交验合格,其它工程质量一次交验合格率达到90%以上,优良工程率达到20%以上。到2010年,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以外的其他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达到95%以上,其中优良率达到35%以上。
——到2000年,铁路、交通、邮电、民航、商业、旅游、医疗卫生、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等服务行业,全面推行服务质量国家标准,实现服务质量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到2010年,服务质量基本达到国际标准。
二、当前质量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大力实施名牌战略
1.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实施名牌战略作为发展经济的战略任务来抓,紧紧围绕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以及2010年远景目标,培育、创立一批在国内、国际市场有一定影响,对云南经济发展起支撑、带动作用,代表云南优势和特色的产品,并以此为核心和依托,带动全省经济健康、持续、高效地发展。
2.各地区、各部门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引导、扶持企业争创云南省名牌产品。企业要增强名牌意识,结合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加强管理,强化市场观念,制定争创名牌的发展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分类指导,突出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质量管理
1.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企业的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指导,加强质量管理。管理基础好、产品质量稳定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大集团,要积极开展产品和质量体系认证,大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争创名牌产品;对质量不稳定的企业,要促使企业加强企业管理,推行各种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及产品实物质量;对管理基础较差,素质较低的企业,要帮助企业切实加强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和计量检测手段,消灭无标准生产,严把质量关。对不同所有制结构中具有先进管理经验和科学管理方法的企业,都要树立典型,宣传推广。
2.集中力量,抓好重点行业的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确保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重点抓好烟草、医药、化工、有色、冶金、机电、轻工、建材、环保、食品等对我省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的行业的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三)强化企业技术基础工作
1.建立健全产品标准、工艺标准、管理标准等标准化体系,企业要严格按标准生产,不得无标准生产。有条件的企业应制定技术水平高于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