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我省跨世纪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一是大力推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围绕优势产业与优势产品,延伸产品链,提高附加值,实现产品高加工度化。
二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全面提高工艺、装备的技术水平,加速产业高技术化。
三是大力推进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努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
四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新兴服务业,扩大服务范围和领域,提高服务质量,推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五是大力调整和优化区域布局结构,发挥比较经济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特色化。
(五)我省调整产业结构须坚持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力量扶优扶强。坚持优先调整产品结构的原则,大力开发和培育市场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大的优势产品。坚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原则,努力增强我省经济发展的后劲。处理好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的关系,以增量调整起步,通过增量调整引导和带动存量调整。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企业的关系,既要发挥政府强有力的引导和规划作用,又要坚持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投资主体的作用。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既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又要大力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
(六)培育“一增三优”,是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也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根本途径。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以下简称“三优”)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是经济增长的“亮点”。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既是调整产业结构的着力点,也是各项经济工作的重点。“三优”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体现了市场选择和优胜劣汰的法则,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新的增长点的形成,主要是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发展壮大的结果。大力培育“一增三优”,就必然会出现一大批学习、追随“三优”的群体,带动一大批企业、产品的发展和产业的成长,从而带动我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三、跨世纪发展的优势产业
(七)选择优势产业的标准是:市场前景广阔,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经济效益好,能支撑和带动山西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总量中占有较高比重或目前比重虽然不大但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根据我省目前产业结构现状和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省将重点培育和扶持7个优势产业。
(八)清洁能源产业。山西作为全国能源基地的地位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区。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就是在煤炭开发利用全过程中,采用洁净煤技术,生产无污染、少污染与充分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效率和环保效益的产品。今后我省煤炭生产主要是搞好联合重组、限产减量、提质保价、加工转化和提高效益。清洁能源目前重点发展洗煤、型煤、煤化工、煤层气、电力等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