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十五”规划编制中,要进一步提高社会参与率,增加透明度。各规划编制单位要特别重视“十五”规划的编制过程,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集思广益。为增强“十五”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反映社会各界意见,由省计委组织建立“十五”规划咨询审议小组。咨询审议小组受省计委委托,对“十五”规划的重大问题进行论证,对重点专项规划进行评估,对确需衔接的重要事项提出建议。咨询审议小组成员由产业界、学术界、中介组织及其他社会团体等各界代表以及有关部门组成。
(二)在“十五”规划的研究中,要切实转变观念、更新思想。要在立足省情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把提高经济竞争力放在重要位置;要改变政府包办一切、“包打天下”的观念,对主要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领域,中长期规划发挥指导性作用;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合理确定发展战略和速度。
(三)在“十五”规划的内容中,要进一步突出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要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减少具体指标和项目,不要面面俱到。要重视所处国际国内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等背景的分析判断;重视市场预测、发展趋势分析和展望;突出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重大问题研究,提出解决的策略;突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部署和步骤;突出人口就业、城乡、地区等社会结构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在“十五”规划的形式上,要大胆创新,做到多样化,在形式主力求有所突破,不要千篇一律。要根据不同的用途,按内外有别的原则,形成多样化的文本,以适应政府工作和对外宣传工作的需要。地市及县级规划,要按照通俗易懂的原则,形成生动活泼,面向大众的文本。
二、“十五”规划的类型和编制原则
“十五”规划编制工作,是指“十五”规划编制过程中规划草案的提出、衔接、审定及规划发布、修订等各环节的工作。全省“十五”规划包括三个层次:
(一)全省“十五”规划纲要
全省“十五”规划纲要是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21世纪初陕西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是制定其它各类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宏观政策的重要依据。
全省“十五”规划纲要的编制,须以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和到2015年长期规划的建议为依据。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把立足点放在陕西大开发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从市场需求出发,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坚持科教兴省战略,坚持速度和效益的统一,切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口、就业、城乡、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深化体制改革,推进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立足国内需求,坚持扩大开放,充分考虑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竞争力。
(二)重点专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