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民政府转发省教委关于《云南省实施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意见》的通知
(云政发[2000]8号)
各州、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各大、中专院校:
省教委关于《云南省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000年一月七日
云南省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意见
国务院批准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是教育部在贯彻落实《
教育法》及《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基础上提出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施工蓝图。我省自1995年全省教育工作三级干部会议后,省委、省政府制定了贯彻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意见。经过5年的努力,全省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多数已基本实现,有的已接近实现。教育领域的各项改革已全面推进和深化,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省教育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尚有距离,与发达省区相比,差距更大。我们尤其要清醒地看到,5年来,国际国内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因此,必须站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总结经验,从云南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和各地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抓住全省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制定便于操作的措施,使云南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
我省实施《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巩固和发展“两基”成果,到2005年,在占全省总人口85%的地区基本实现“普九”,初中阶段学龄人口的入学率达到85%左右,高中阶段在校生达到80万人,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左右,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年;采取特殊措施发展民族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校培养、培训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使城乡新增劳动力基本能接受各种形式的培训;积极、稳步地发展高等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加强高校科研工作,为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2010年,全省全面实现“普九”,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约115万人,人均受教育达到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1%,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经济较发达地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实现上述目标,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和薄弱环节,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把科教兴滇战略落到实处。
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工程
1.21世纪初,“两基”仍是我省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已基本实现“两基”的地区要巩固提高,其余30%的人口地区要继续实现“两基”。到2005年,全省再有20—25个县实现“两基”,使实现“两基”的人口地区达到85%左右。2010年全省全面实现“两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