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各地农机部门在过去单一机械粉碎还田的基础上,研究试验成功了玉米整秆翻埋还田、玉米机械整秆覆盖还田、小麦旋耕灭茬播种、硬茬免耕覆盖播种等多种直接还田模式。各地要根据当地作物种植结构和自然条件,认真筛选,科学应用。从目前来看,各地要重点抓好机具的配套与选型工作。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种植节令不同,机具的选型和操作使用仍十分重要。农机部门要积极组织农机推广、科研、生产单位,结合本地的农艺特点,开展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机具的试验选型与引进开发工作。特别是要抓好小麦联合收割机配套秸秆粉碎装置、秸秆捡拾打捆机、秸秆粉碎灭茬机、秸秆青贮、微贮、氨化设备以及还田以后配套的耕作、播种机具的研制,把性能优良、质量上乘、价格适中、经久耐用的机型推广到农村。同时要抓好产品质量的技术监督,保护好农民的利益。
四、充分发挥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作用
各级农机推广服务体系人员多、技术力量雄厚,又深深扎根于农业生产第一线。各地要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他们的综合作用。
第一,要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班,传授技术要领和操作技能,使广大农机户熟练掌握作业技术,面向广大农民开展服务。
第二,要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帮助农机户搞好机具调整、维修、配件供应等一系列服务工作,解决广大农民在机械化秸秆直接还田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
第三,要出动服务实体的机具,向广大农民进行示范,运用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在强化教育的同时,搞好技术推广,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第四,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黑板报等,广泛宣传秸秆还田的好处和技术要领,扩大影响面和辐射力,使政府的行政措施变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五、增加发展机械化秸秆还田的资金投入
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财政投资、商品粮基地建设资金、扶贫资金、科技兴农资金以及农田基本建设等专项资金时,都要把机械化秸秆还田列为重点扶持项目,用于农机技术培训、典型示范和机具补贴。通过还田机具的大量推广应用,加快我省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推广进度,从而有效地实现秸秆禁烧和秸秆利用,为我省农业稳产高产做出资献。
六、强化机械化秸秆还田工作的组织措施
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国发[1998]36号)和《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环发[1999]98号文)精神,将农作物机械化秸秆还田工作任务纳入农业生产重要发展目标,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和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要依托行政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对继续焚烧秸秆的行为,要根据有关法规进行处罚,从而有效地实现禁烧。同时,要协调好农机、农业、环保、公安等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形成合力,齐抓共管,进一步加快秸秆还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