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的若干意见

  四是发动群众大种草灌,加快草地建设步伐。要实行人工种草、飞播种草、围栏保护、封山育林一起上,提高草地载畜能力。
  (十)突出搞好以反季节和无公害精细蔬菜为重点的蔬菜结构调整。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城郊蔬菜生产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蔬菜基地生产,通过区域布局、连片种植、规模生产,提高效益。要大力发展保护地生产,提高蔬菜集约化生产水平。同时大力推广粮菜立体种植。要瞄准市场,适应不同消费需求,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精细蔬菜和无公害蔬菜生产。
  (十一)突出搞好以保鲜、贮藏、包装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包装、运销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紧紧围绕粮、畜、果、菜四大主导产业,科学选择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产品,集中资金重点扶持,以扩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干鲜果品和蔬菜重点在储藏、保鲜以及分级、包装上作文章。有关科研院所要联合攻关,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力度,扩大农产品储藏、保鲜技术覆盖面,提高农产品包装的档次。杂粮和畜产品加工要瞄准市场,在产品深度开发和营销上下功夫,尽快创出名牌,拓展市场。
  (十二)以上述五个方面为重点对全省农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还必须把选择有潜力的优质产品、实施名牌战略作为调整的切入点。
  一是要鼓励和扶持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围绕名牌产品,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公司,以拉动种植业、林果业、养殖业结构的调整。
  二是组织动员一切商业力量和营销组织,广辟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流通渠道,使市场拉动在结构调整中发挥更大的效应。
  三是逐步对市场认可的种、养、加优质产品进行商标注册登记,并对无公害绿色食品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开发新的名牌产品。一方面使更多的鲜活农产品直接上市,另一方面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优质原料。在具体工作中,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确立调整重点,并选准相应的切入点,可从种植业切入,可从加工业切入,也可以从营销环节切入。要注意防止产业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三、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十三)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思路。今后,提高粮食总产主要通过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和增加科技投入来实现。省里不再下达粮田面积指标,不再下达产量指标,允许各地抓住当前粮食比较充裕的机会,从实际出发适度调减低产低效粮田面积,发展高值高效作物和园艺产品。
  (十四)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要在贯彻执行《土地管理法》,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前提下,积极拓展种植结构调整的空间。农村“四荒”地主要用以种树、种草、种灌。生产能力低、生产条件差的农田可作为一般耕地预留在基本农田外。从2000年开始,1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以促进农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为调动农民退耕植树种草的积极性,每退耕一亩,五年内政府每年补助100公斤粮食,并无偿提供树苗和草种。省直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规划和具体实施办法,首先选择条件好的地方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与此同时,要把退耕还林还草同基本农田建设结合起来,每建1亩高标准基本农田退2亩陡坡耕地。退耕植树种草的任务,要承包到户、到人,实行谁退耕、谁造林(种草)、谁管理、谁受益,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