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是:
1、坚持市场为导向的原则。这次农业结构调整不是简单的数量扩张,主要是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
2、坚持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原则。这次农业结构调整不是简单地压减粮田面积,着力点在于调整粮食内部生产结构。在调整中要保护粮食生产能力,保持粮食总量的动态平衡。
3、坚持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原则。解决主要农产品优质率低和优质产品产出率低的“两低”问题,必须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向科学技术要产量、要效益。
4、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结构调整要加强宏观引导,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给农民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
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及切入点
(七)突出搞好以杂粮为重点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根据我省的实际和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变化,特别是面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小麦、玉米可能会受到冲击的形势,要突出抓好杂粮这一优势产品。小米是我省最具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宗骨干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今后,全省谷子的种植面积要稳定在450万亩,汾州香、沁州黄等优良品种面积要由现在的70%扩大到90%。要重点抓好长治、晋城、吕梁、忻州、晋中五地(市)300万亩优质小米开发,力争使我省的小米生产在产量和品质上都有一个大的提高。豆类、莜麦、荞麦等小杂粮是我省的特色农产品,其独特的口味和特殊的保健作用,已日益成为人们消费的新热点,市场前景普遍看好。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扩大面积,优化品质,提高产量,使小杂粮成为我省粮食生产新的增长点。在突出抓好小米、小杂粮开发的同时,对小麦和玉米这两种主要作物,要在适当压缩播种面积的同时,强化品种的改良和品质的提高。要以发展特种玉米为重点,逐步扩大高蛋白、高赖氨酸玉米的播种面积,适度发展糯玉米和高油玉米;要以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为重点,通过品种的改良和品质的提高寻求新的发展途径。我省具有明显的种子生产优势,要以玉米种子、蔬菜种子生产加工为重点,大力发展种子产业。要压缩棉花、糖料播种面积,扩大油料作物,鼓励发展高价值经济作物和特色种植。
(八)突出搞好以优质果品为重点的经济林结构调整。目前我省水果面积700多万亩,干果经济林1100多万亩,是北方地区经济林面积较大的省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今后,要根据市场变化,重点抓好树种、品种结构调整和产品品质提高。要扩大干果规模,稳定水果面积;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通过选育、培养、引进优良品种和强化科学管理等措施,大幅度提高我省干鲜果品品质。
在水果发展上,总的取向是:要稳定苹果,适度发展梨、葡萄,扩大桃、杏、李、石榴、猕猴桃等小树种面积,使早中熟与晚熟品种、大果类与小果类保持合理比例。近期要突出抓好三项工程: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