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

  三、抓好大大重点
  (一)着力依靠科技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一抓农业增效,实施好“四优工程”,加快品种改良和良种推广。粮食生产要向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转变。省有关部门要把优质稻、优质棉、优质油、优质果、优质猪、名特优水产和苗木等良种下功夫抓好,并加强基地建设,力争在两三年内各类优质产品达到国家颁布的新标准,创造一批精品名牌,开发一批绿色食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出口创汇能力。二抓布局调整,形成区域优势。积极推行一地一品,一个县市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作物种植要因地制宜,鄂北岗地重点发展旱作农业;北纬31度以南地区,重点发展优质稻、优质油,基本不种小麦;平原沙区大力发展水产业;山区重点发展林果业、草业和草地畜牧业;城市郊区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洲滩外垸和低洼易涝农田积极发展避灾农业,扩大速生短季作物和水生作物、水产养殖。在调整中要切实保护基本农田,稳步提高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三抓科技兴农。切实抓好各类高效种养模式的应用,重点推广生物工程、绿色食品、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和现代农业信息等高新技术。科技的推广应用,要根据农业发展需要,努力形成以县市为中心,乡镇为纽带,村为基础,专群结合的农业技术服务网络。继续做好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定性、定编、定员工作,适当增加推广经费。充分运用农广校、农经干校、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各类农业大中专学校等阵地,发挥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的作用,积极开展农民应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接受和使用新技术的能力。围绕农业科技创新,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农科教结合,使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层层办好农业科技承包范围,有条件的地方要上下结合、左右协调,建立高新科技示范园区。省里重点办好南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四抓总结经验,正确指导调整,启发农民按市场需求自觉进行调整。
  (二)着力抓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走好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三步棋,努力构筑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关键要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促进与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结合,带动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农业基地建设;带动各种形式的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带动农民与市场联接。今年要作为大抓龙头企业年,经过几年努力,力争每个县市做到四有:有特色鲜明的支柱产业,有市场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有效益好、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大龙头,有多种形式、规模不等的企业和市场群体。要通过资本营运、技术创新、引进、联合等多种形式,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对能左右经济局势、有发展前途的重点龙头企业,要实行领导分工帮助,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重点龙头企业以大促小,一点带多点,逐步形成由骨干龙头企业带动的龙头企业群体。各行各业要支持帮助龙头企业,有条件的要扶持一些好项目、好工程,努力形成方方面面、全社会都来支持办好龙头企业的氛围。抓龙头企业,必须抓好企业家队伍建设,发现、培养、引进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经营管理人才,支持他们自主经营,自我积累,滚动发展。农垦企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用新机制办企业,增活力,强实力,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大龙头”。
  (三)着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必须坚持发展与提高并举、速度与效益并重的方针。树立市场观念、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促进工作;树立效益观念,对企业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树立质量观念和以质量来发展的主攻方向;树立开放观念,把企业放到国际环境中求发展;树立服务观念,讲信誉,提供优质服务。要坚持深化改革,做到五个为主;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多种形式并存,以发展混合型经济为主;在产业结构上,坚持工商运建服各业共同发展,以兴办农田产品加工业、为农业提供服务的产业,打好“农”字牌为主,在区域布局上,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以集中连片发展,培育各具特色的工贸小区为主;在老企业和新企业的关系上,坚持改造与发展并重;以促进产业产品升级为主;在工作措施上。把发展与加强管理结合起来,以提高内质,增进效益为主。在乡镇企业发展中,有两个方面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三产业,要加深认识,规范税费,科学管理,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快速健康发展。二是个体私营经济,要大胆支持,放的发展。引导与第一产业结合,办家庭农场,家庭加工厂,参与农产品加工、运销、保鲜、贮藏。要注重从个体私营经营者中,培养企业家和能人,使他们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新的生力军。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