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努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技术改造。全年全省国有单位完成技改投资比上年增长12%以上,新开工建设3000万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40项、竣工投产20项,继续组织实施“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生产线”示范项目50项。
按照“注重质量、品种、效益和替代进口”的原则,选择和实施好一批大项目。抓住制定企业‘十五”发展规划的时机,做好大项目的规划和分步实施工作。50产省重点企业都要保持一定的技改规模,做到在建一个、论证一个、规划一个,不断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技术含量。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和利用外资。全省重点选择50户条件较好的企业,公开向外招商引资,让外企与我省企业实行嫁接式改造,并将先进技术带入我省。
加强对国债贴息项目、重点技改项目和上市公司技改项目的监管,保证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实施好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保项目。抓好工业污染治理10项技术工程,组织实施20项节约增效技改示范项目。通过技改,全省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到2.36吨标煤以下;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到70%,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68%;资源综合利用认定项目享受免税额达到1亿元以上;新增节能、综合利用和环保技改示范项目投资10亿元以上。
六、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重点抓好一批国家或省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我省列入520户国家重点企业的14户企业全部建立技术中心。在50户省重点企业中,选择、推荐一批企业建立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指导所有的大中型企业全部建立技术开发机构。
加快建立以科研开发机构为依托、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组织实施好中德合作“非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项目;继续支持合肥市作为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城市的建设,争取铜陵、芜湖列入国家试点;建立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技术支撑体系。
积极推动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重点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项目15个;选择企业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难题进行公开招标,引导科技专家为企业攻克技术难关;继续配合国家开展“企业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帮助解决重大技术难题。
抓好一批国家和省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今年争取实施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38项、国家级新产品试产计划项目70项。重点争取马钢集团公司“300公里/小时高速铁路客车车轮”、江淮汽车集团公司“载货汽车驱动桥、变速箱国产化”、安徽叉车集团公司“自动化仓储设备及大吨位叉车国产化”、铜陵三佳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半导体塑料封装引线框架及模具”、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矿山钻岩及过滤分离设备系列化开发”等项目列入国家重大装备国产化创新研制项目计划。同时,实施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55项,全年开发新产品21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