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批转省计委关于安徽省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的通知

  实现上述预期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一)着力调整经济结构。一是把畜牧水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突破口。继续实施畜牧业富民工程和渔业致富工程,发展节粮、食草型畜牧业,特别是肉牛、奶牛等;抓好39个渔业大县的渔业生产。二是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压粮、压棉、扩油、扩饲,发展优质特色产品。压缩早稻和劣质小麦种植面积,发展优质粳稻和高档专用型小麦,扩大薯类种植面积。继续调减淮北和江淮之间棉区面积,稳定沿江高产棉区。加快“双低”油菜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精细菜及反季节蔬菜和优质水果、优质茶叶等,提高绿色食品比重。因地制宜地推进“万里绿色长廊工程”。三是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和良种良法。各市地和有条件的县(市)都要建立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向农民进行农业先进技术和良种良法的典型示范。
  (二)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一是壮大龙头企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要打破行业界限、城乡界限和所有制界限,办好龙头企业,集中力量扶持若干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增强带动力和辐射力。乡镇企业要着重发展农产品加工和第三产业,加大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力度,通过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实现“二次创业”。二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进一步完善粮食、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再选择一批企业参与粮食、棉花收购。三是加速培育各级各类专业农民协会。四是积极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输出,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的空间。
  (三)进一步加强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长江同马、无为大堤和长江南、北岸其它干堤加固及沿江排涝站建设,根据中央统一要求,按期达标。加快引江济淮前期工作进度,开展裕溪河疏浚等工程。加大治淮力度,集中力量建设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按百年一遇的标准加强合肥、安庆、芜湖、淮南、蚌埠等重点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搞好龙河口、沙河集、黄栗树等大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加快淠史杭、驷马山、女山湖、花凉亭等大型灌区续建步伐,加大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力度,今年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00万亩。继续开展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作,推进蒙洼、城西湖、华阳河行蓄洪区安全建设。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