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产局关于沿海渔业实施减船转产计划意见的通知

  根据以上基本思路,通过以养补捕,发展二、三产业,延长产业链,开拓国内外市场,计划到2005年使全省海洋渔业产量达到95万吨,海洋水产业产值实现150亿元,分别比1998年增长8%和42%,其中海水养殖产量达到40万吨,比1998年增长1.3倍。海洋捕捞按照农业部关于渔船和马力指标控制在“八五”期末水平的要求,计划从2000年起实施“减船转产计划”,争取到2005年,使全省海洋捕捞机动渔船从现有2.08万艘、98万马力,缩减到1.2万艘左右、75万马力,分别减少42.3%和23.5%。压缩的重点是农副业渔船,其中沿海农副业渔船缩减到5000艘,减少54.5%;外海作业的大马力渔船缩减到600艘,减少70%。各市分年度缩减和调整作业渔船计划由我局另行下达。
  为了顺利实施这一计划,必须统一思想认识,采取切实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安排好相关渔民转产,保证平稳过渡。
  (一)提高对减船转产计划工作的认识。实施减船转产计划是一项关系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工作,省各有关部门和沿海市、县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提高认识,争取主动。在国家做出总体部署之前,要超前做好减船转产的研究和规划,引导和帮助各渔业乡、村和渔业生产单位制定具体计划和方案。要进一步加大实施依法治渔战略的力度,加强对新的国际海洋法则及我国政府与邻国签订的渔业协定的宣传工作,使渔区广大干部渔民熟悉和了解国际海洋法公约及有关渔业协定的内容,树立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渔业发展观念,增强积极调整海洋渔业结构、发展海水养殖业的自觉性,避免涉外渔业事件的发生。
  (二)耕海牧渔,稳定发展近海捕捞生产。要加强对我省沿岸和近海渔业资源、渔业水域环境的有效治理和保护,这是我省渔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要以“耕海牧渔”、建设“海洋牧场”为目标,根据我省海域特点,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发展栽培渔业,建设人工鱼礁,开展人工放流,使我省近海捕捞业实现由资源猎捕型向管理、增殖型转变。要树立质量效益型渔业观念,把增长方式从依靠增加船只、增大马力的外延增长,转变到挖掘内涵、提高素质和效益上来,在生产渔场、捕捞品种、作业结构、生产方式等方面做好调整工作。要增强市场意识,加强市场信息和渔民经纪人队伍的建设,强化运销手段,提高鱼货保活保鲜质量。重视低值水产品的加工增值,在鱼糜食品、方便食品、旅游食品、保健食品和海洋药物等深度加工方面做好文章,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近期应根据资源变化,坚持多种作业方式并存,多种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抓好中上层鱼类、头足类、虾蟹类和小宗经济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发挥优势,积极引导转产渔民发展养殖业。我省境内潮间带滩涂面积588万亩.其中可利用发展海水养殖生产的约300万亩,目前已利用的只有170万亩,还有近130万亩尚待开发。而且,在已利用的潮间带滩涂中,大部分仍是粗放经营,生产水平较低。因此,安排转产渔民开发利用潮间带滩涂资源,发展海水养殖业具有很大潜力。计划到2005年,全省海水养殖面积达到200万亩,安排转产渔民劳动力8000人,重点引导他们发展浅海滩涂贝藻类养殖和海水网箱养殖。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