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完善目标责任书制度。将削减二氧化硫排放指标列入各区环境目标责任书,加强下一级政府部门的环境管理力度,在管理体制上确保二氧化硫削减战略的实现。
④调整产业结构,鼓励低能耗、无污染或少污染、产值高等工业的发展,严格控制铸造、锻造、热处理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增加第三产业国民产值比例。
⑤建立控制二氧化硫污染的监督体系。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措施的实施,应在环保局的统一管理下建立相应的管理监督体系,首先要对各污染企业、单位进行定期监测,包括二氧化硫浓度、排放总量以及煤硫份的监测、检查,因而急需建立二氧化硫污染源年检、抽检制度,完善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对于企业单位二氧化硫排放情况严格执行相应的有关制度措施,以确保二氧化硫污染得到控制。
4.投资分析
实施二氧化硫的削减计划无论采取哪种措施均需相当数量的投资。按照国民经济“九五”及2010长远发展规划,以环保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1.5%计,各水平年的环保投资额分别为2000年13.58亿元,2005年20.90亿元,2010年57.30亿元。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是环境污染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以环保投资的20%来计算,各水平年二氧化硫污染治理投资额分别为2000年2.72亿元,2005年4.18亿元,2010年11.46亿元。以中国目前适用的5种脱硫方法费用均值来计算(1900元/吨),各水平年实施脱硫技术及设备更新改造、建洗选煤场,需耗费用分别为2000年约0.19亿元,2005年约1亿元,2010年约4.70亿元,由此,如果环保投资到位,二氧化硫治理资金落实,而且可以采用更先进的脱硫技术,解决二氧化硫污染问题,实现环境目标。
结论
1.按照国家对“两控区”提出的要求,2000年、2005年、2010年各水平年西安市的二氧化硫年总排放量是14.71万吨。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预测各水平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18.72万吨、23.38万吨、33.2万吨,因此为达到控制目标,各水平年二氧化硫应分别削减4.01万吨、8.67万吨、18.49万吨。
2.为了保证二氧化硫控制目标的实现,本规划提出了技术上实施总量控制措施。达到2000年目标,必须使用低硫煤,使用硫份1.0%以下的低硫煤,到2000年二氧化硫可削减11.87万吨,能完成控制目标。到2005年和2010年,除燃用低硫煤外,用天然气、液气燃料、燃料油和电替代燃煤,以减少燃煤量。对电厂和冶炼行业等燃煤大户上脱硫措施,对新建项目,严格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量等,可以完成控制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