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1西安市市区各水平年能耗量预测结果
(附表略)
在未来十多年的发展中,由于能源结构的调整及产业结构的变化,燃煤在总能源需求量所占比例将有所降低,在剔除天然气等清洁燃料以及2000年完成的部分集中供热所替代的燃煤量后,预测各水平年燃煤量及二氧化硫排放量结果见表3-2。
表3-2西安市市区各水平年燃煤量及二氧化硫排放量预测结果
(附表略)
从西安市市区宏观调控考虑,我们采用箱式模型,估算出各水平年西安市市区二氧化硫地面年平均浓度如表3-3。
表3-3二氧化硫务水平年地面年均浓度预测
(附表略)
2.污染控制目标
国家对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提出,到2000年所有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并实施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城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2000年排放水平以内,城市环境空气二氧化硫浓度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各水平年二氧化硫控制目标见表3-4。
表3-4各水平年二氧化硫控制目标
(附表略)
根据各水平年二氧化硫的预测排放量与确定的总量控制目标(即允许排放量),可以看出西安市在各水平年需削减二氧化硫量分别为:2000年4.01万吨,2005年8.67万吨,2010年14.09万吨。
3.综合防治规划的控制措施
如前所述,根据西安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预计到2010年西安市将需燃用燃料煤656万吨,届时,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将达到0.109毫克/标立方米,将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0.82倍。为了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既实现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又满足城市二氧化硫环境目标的要求,大幅度削减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使空气环境质量不受进一步污染并能有所改善的关键。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市政府已采取措施,改变能源结构,具体为:
天然气工程到2000年,天然气一期工程完成,实现日供气能力100万立方米,折合标准煤40.22万吨;到2004年,天然气二期工程完成实现日供气能力188万立方米,折合标准煤68.62万吨,届时城市气化率将达到95%;天然气所替代耗煤量已在预测中剔除。
集中供热工程到目前为止,西安市已开始实施几大集中供热工程,包括有解放路--和平门供热工程、南大街集中供热工程、灞桥热电厂五期工程和西郊热电厂二期供热工程,其中南大街集中供热工程和解--和集中供热工程在2000年前全部完工进入正常运转,所替代无煤区、改煤区的低矮燃煤锅炉耗煤量已在预测中剔除,而灞桥热电厂五期工程在2005年左右完成,西郊热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在2001年完成,因而到2005年,西郊热电厂二期工程正常运转供热后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1353万吨/年,灞桥热电厂五期工程投入运转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0.9729万吨/年,可替代供热区范围内的几百座锅炉房,使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3.11万吨。因此,加快集中供热工程建设是削减二氧化硫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