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市政发[1998]70号)。
2.编制原则
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以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统一为前提,实施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法律手段强化管理,把二氧化硫污染治理与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紧密配合,从源头抓起,努力实现国家总量控制计划,使西安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的原则:以《
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提出的控制目标为依据,到2000年,达到《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的要求,基本遏制住二氧化硫污染不断恶化的趋势,即排放二氧化硫的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并实施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在2000年基础上进一步减少,环境空气二氧化硫浓度达到国家环境质量二级。
二、现状与分析
1.自然社会现状
西安市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地处“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中部,横跨北纬33°39′至34°45′,纵居东经 107°40′至109°49′。总积9983平方公里,辖新城、碑林、莲湖、雁塔、未央、灞桥、临潼、阎良区和长安、高陵、蓝田、周至、户县五县。
西安自然环境优越,平均海拔400米左右,年降水量600毫米,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气候变化较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3℃,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1%,年平均日照为2125小时。
西安南倚秦岭,北偎渭河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土质肥沃。
“秦中自古帝王都”,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使西安成为我国历史上十二个朝代建都之地,国际上闻名遐迩的四大古都之一。
西安市是陕西省省会,陕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仅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加工工业基地,也是陕西和全国的一个重要对外“窗口”。未来15年内西安市总体发展的战略思路是: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充分发挥科技、旅游、商贸和加工工业的优势,逐步以高新技术产业取代和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和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在基本完成工业化任务的基础上,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出重大步伐,构筑起外向型城市的框架,最终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