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农电工人数确定:山区每350--400用电户配备一人,丘陵、湖泊每450--500用电户配备一人,平原每550--600用电户配备一人。农户总数以当地统计部门统计的1998年底农户总数为准。未实现户户通电的,应据实核减。
B农电工工资总额:年工资标准×农电工人数。
年工资标准按当地统计部门统计的1998年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计。
C劳保费用=B×11%。
D统筹费用=B×23%。
②管理费:管理费占农村低压电网运行维护费的8--10%。
③农村低压电网运行维护费=①+②=①÷[1-(8%-10%)]。
(2)农网综合线变损费:
①农网综合线变损费=农村平均目录电价×线变损电量(农村年供电量×线变损率)。
农村年供电量=1999年农村台区抄见电量+1999年农村台区变损电量。
线变损率≤18%。
②农村平均目录电价=居民生活目录电价×农村照明电量权数+农业生产目录电价×农业生产电量权数+非普工业目录电价×农村非普工业电量权数+农业排灌电价×农业排灌电量权数。
目录电价标准按1999年不开征城市附加目录电价表中1--10千伏电价。
(二)税金
(3)税金=农村低压电网运行维护费×18.7%
(三)过渡时期农村分类综合电价平均水平测算
(4)农村电价高于城市电价水平=(农村低压电网运行维护费+农网综合线变损费)÷农村年售电量。
农村年售电量=农村年供电量×(1-线变损率)。
(5)过渡时期农村分类综合电价平均水平=农村平均目录电价+农村电价高于城市电价水平。
(四)过渡时期农村分类综合电价方案测算
(6)过渡时期农村分类综合电价方案
农村照明电价=居民生活目录电价+农村电价高于城市电价水平;农业生产电价=农业生产目录电价+农村电价高于城市电价水平;农村非普工业电价=非普工业目录电价+农村电价高于城市电价水平;农业排灌电价=农业排灌目录电价+农村电价高于城市电价水平。
农村电价高于城市电价水平,在各分类综合电价中的加价标准,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行安排,但总额必须等于农村低压电网运行维护费与农网综合线变损费之和。
二、还本付息加价计算公式
M1=W×i×(1+i)en÷[(1+i)en-1]
M2=M1-W/n
R1=(W/n-折旧×90%)÷(1-33%) (若R1<0,则取R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