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抓好典型示范,提高椰林工程的综合效益
要继续办好一批示范点,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第一,高效椰林示范基地要大力提倡椰园间作的立体种植模式,充分利用海南充足的光、热、水、土资源,降低椰子抚育成本,提高椰园的综合经济效益。其间作模式主要有三种:(1)单元间作模式,椰园只间种一种作物,如辣椒、花生、薯类、蔬菜、西瓜、牧草、菠萝、果树等;(2)多元间作模式,在椰园内同时种两种以上作物,如椰子+花生+薯类等;(3)多层间作模式,间作物按高度分层次在椰国密集混作,如椰子+毛叶枣+牧草、椰子+番荔枝+西瓜、椰子+番石榴+菠萝等。第二,海防林套种椰树示范基地要相对集中连片,要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林木更新,使其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沿海基干林带内,靠海50米基干林带要严禁砍伐,50-200米之间可带状砍伐套种。第三,绿色通道椰林承范基地要突出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并与其他树种混合种植,形成具有热带景观特色的亮丽风景线。第四,每个市、县要建立100个椰子示范户、10个椰子示范村和1个椰子示范乡(镇)。示范户要在其庭园前后建立以椰树为主,其他树种为辅的庭园模式,实行庭园主体种植、复合经营。椰子示范村要统一规划,每户种植30株以上。示范乡(镇)的公路、河流、渠道两分应种上椰树,每个村庄要成片种植椰子100亩以上。第五,建设一批以椰子为主题的公园,组织开展绿化街道、道路、公园等公共绿地活动。
五、采取有力措施,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柳林工程建设
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是椰林工程建设的主力军,要通过大力宣传、深入发动,组织和引导他们以多种形式大种椰树;要加强对广大农民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帮助他们搞好规划、落实土地、解决资金的困难,把千家万户农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要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按照国务院发布的《
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规定,每个适龄农民安排2-3个义务工和4一6个积累工参加义务植树劳动。对承包营造公路椰林、水利椰林、渠道椰林、水库椰林等生态公益林的农民,要制定政策给予扶持,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搞好椰林工程建设。
附件:2000年椰林工程种植计划分配表(略)
省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