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县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椰林工程建设。要层层建立百万亩椰林工程督察制度,对有关部门和各市、县的工作进展情况定期督查和通报,对弄虚作假、虚报数字的单位和部门要严肃处理。
二、加大种苗培育力度,不断扩大良种良苗的覆盖率
椰子经济寿命长达80年,其种苗质量直接关系到椰子产业的百年大计,要把良种壮苗的培育放在突出位置重点抓好。一是加强椰子种苗行业的管理,制定椰子种苗生产管理规定,实行种苗质量责任制,建立育苗、供苗档案,对植后因种苗质量问题不能正常生长的,要负责更换或赔偿。二是严格在鉴定过的高产椰子种群中进行采种购种,并通过选优程序选择符合标准的种果进入苗圃育苗。省林业局要对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等地的12片高产椰子来种基地加强管理,定向培育,为我省提供高产优质种果。三是继续办好一批骨干苗圃,省林业局在文昌、陵水和昌江三个大型种苗基地育苗要达200万株;省农业厅在琼山、三亚两个种苗基地育苗要达100万株;各市、县都要建立一个中心苗圃,共有椰苗200万株以上。四是加快省林业局与北京大学合作的海南热带植物基因工程大型种苗基地的建设,加快优良椰子品种的繁育速度。五是引进优良椰子品种,开展杂交育种。计划从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引进优良矮种椰子50万个进行试种推广,省林业局与海南九州公司继续在文昌共同建设5000亩文椰78F1杂交制种园,以培育出适合海南生长的优质良种。对目前海南现有的优良矮种椰子如黄矮、绿矮等要扩大种植面积。六是加强椰子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对苗圃中的叶斑病、芽腐病等病虫害要及时进行防治,椰苗出圃前要进行检疫。
三、加强管护,努力提高椰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三分种,七分管。要提高椰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必须切实做好管护工作。一是各级林业部门要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护办法,建立严格的管护制度。二是要落实管护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责、权、利,做到种植前先落实管护人。三是要积极推广有效的管护模式和方法。绿色通道椰林工程要大力推广陵水的经验,高标准地搞好围栏和护栏建设,严防牛羊破坏,并由单位与农民签订管护协议。对高效椰林基地的管护,要积极推广儋州林场、三亚林场的做法,采取“公司+林场+职工”三级管理模式,由公司出资金,林场出土地,职工承包管理,制定严格的奖惩办法,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对海防林套种椰子的管护,要采取生物措施,防止风沙和干旱所造成的损失。四是要加强椰苗植后的抚育管理。椰苗植后应就地用杂草、树叶等残落物将穴面覆盖,以免穴面暴晒,确保椰苗成活。植后当年,要及时进行除草,淋水抗旱,确保椰苗正常生长。要加强幼龄椰园的抚育管理,凡是以穴为中心在直径2米范围内的杂草,应及时铲除,面积大的可用化学防治。要加强幼龄椰园的施肥,及时提供椰子必需的各种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