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从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真正把节假日还给学生。各类教育机构、学校、社会团体、助学机构等,一律不得以各种名义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课外强化班、补习班、辅导班,已举办的,要立即停止。在职教师也一律不得从事家教活动,坚决刹住课外补课风。要切实抓好教育教学改革,加大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力度,并发挥其导向作用。从2000年起,我省中考实行多考合一,其中政治、历史课2001年起试行开卷考试,以减轻毕业班教师和学生的负担。要大力精减教育检查评比,坚决停止各种名目的、面对学校的单项检查评比活动,集中抓好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内容的综合督导评估,让学校能集中精力抓好素质教育。要进一步从严整治中小学乱收费,省将制定有关管理办法。
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关键在教师。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针对师德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研究,采取措施,推动师德师风建设上水平。从今年起,把师德教育作为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和师范生的必修课,并把对师德考核的结果作为教师聘任、晋升、奖惩的依据,建立起促进教师提高师德水平、认真教书育人的机制。要全面推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对少数品行不良、师风不正、素质低下的教师要坚决处理,直至清退出教师队伍,促进教师自觉提高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教育行风和师风师德建设热线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五、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良好的学校教育,而且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各级、各部门、各社会团体、基层组织和企事业单位,都要本着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配合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要正确全面地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宣传人才成长的成功之路,宣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哲理,帮助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使他们自觉地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正确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坚持家访制度,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多管齐下,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六、进一步加快高中阶段以上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扩大我省高等教育规模,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缓解高中升学压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加快推进招生考试制度和评价制度的改革,突出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要探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校、教师的评价制度。人事、劳动等有关部门也要加快现行用人制度的改革,全面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和学业证书、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改变用人片面追求高学历的倾向,引导社会形成用人重素质、重实际能力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