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加快发展旅游、房地产、社区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
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增开国际旅游包机,在引人省外旅行社、积极争取申办中外合资旅行社方面要有实质性进展。大幅度提高旅游收入水平,2000年要力争达到:入境旅游28万人次,45万人天,创汇1亿美元;国内旅游29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0亿人民币。(牵头责任单位:省旅游局)
力争今年全省各县的深化房改实施方案全部出台,住房公积金全年归集额达10亿元,加大租金改革力度,促进个人购房;力争全省设市城市、县城、建制镇完成房地产投资100亿元,竣工住房建筑面积1600万平方米,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面达50%。(牵头责任单位:省建设厅)
研究制定加快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的扶持政策,出台《关于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的决定》,健全社区服务中心运行机制,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区服务网络。加强对社区服务业规范化管理,扩大示范城区建设试点范围。企事业单位要逐步将内部福利设施转为社区服务产业。(牵头责任单位:省民政厅、财政厅、计委)
召开全省社会事业产业发展会议,出台相关政策,培育和发展文化、体育、健身等新的消费热点,推动出版产业进一步壮大。规范发展会计师、审计师、评估师、律师事务所等各类中介服务组织。(牵头责任单位:省文化厅、体委、新闻出版局)
15、搞活大流通,加快内外贸发展
积极开拓城乡市场,抓好合肥农贸批发市场、芜湖吉和街副食品批发市场、阜阳肉类批发市场、和县皖江蔬菜批发市场以及安徽铜材市场、安徽汽车销售维修中心等建设。在上海、深圳、西安等地举办工业品、农产品展销会,重点是向东输出农产品,向西输出工业品。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我国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坚持实施大外经贸、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鼓励更多的企业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努力实现进出口持续增长,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牵头责任单位:省外经贸委、经贸委、农业厅、商务厅)
16、扶优扶强,推动个体私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大力治理“三乱”,进一步优化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鼓励引导个体私营经济以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向农业、外贸、旅游、信息、咨询等领域拓展。坚持扶优扶强,在全省实施“550”工程,即支持发展50户私营企业集团或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发展私营企业争创50件著名商标,支持发展50户高新技术私营企业,支持发展50户出口创汇私营企业,扶持发展50户个私纳税大户。(牵头责任单位:省工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