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依靠科技,促进农民增收。加强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示范推广一批改善粮食品质、提高粮食单产和粮食深度开发的技术成果。重点抓好20个粮食主推新品种和新有成的突破性新品种以及水稻旱育秧技术、抛秧技术和玉米种子包衣技术等的大面积推广。继续推进“优质、高产、高效”农业试点示范。着力搞好优质农产品、特色农副产品、多种经营基地、农业产业化、科技示范乡镇和星火科技企业等六大科技增收示范工程。大力发展各类民办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业培训体系。
(三)科学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启动实施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建设科技行动方案。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科技示范。
三、启动实施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一)高效启动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区(园区)和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建立国家“863”成果转化基地,加强人才、技术、资金集成,启动实施一批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力争全年实现产值400亿元。
(二)突出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自主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在信息、生物技术及新医药、新材料三大领域内,继续实施好“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工程”、“军民两用高新技术创新工程”,研究开发一批带动企业发展的共性高新技术和装备,扶植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品。积极推动电子商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
(三)加快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广智能控制技术、高效节能技术和计算机集成技术等,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提高。继续实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工程”,重点抓好7家试点企业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应用示范和50家企业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的推广应用。加快高新技术在通讯、金融、咨询、贸易、文化等服务领域的应用。
(四)推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继续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指导,做好国、省技术中心的认定和动态管理。抓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试点示范,组织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300项。
四、大力推进部省共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的建设
按照《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实施方案要点》,尽快制定完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园和中药研究开发、药材生产、中药制药、配套服务四大体系的具体方案。启动组建中药筛选评价中心、中药新药研究开发中心、中药制药新技术研究中心和中药种植研究指导中心,重点抓好20个二类中药新药研究和开发、13个无公害中药材科研生产示范点以及20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骨干企业。进一步推进川港联手,加强合作,大力发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