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对结构调整的带动和导向作用。要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把产地批发市场建设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是将原来已有一定基础的批发市场加以改造和提高,扩大规模,完善设施,搞好规范管理和服务。要继续贯彻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继续鼓励大型用粮企业和龙头加工企业经批准参与粮食收购。在坚持粮食定购制度的前提下,完善粮食收购价格,实行定购价与保护价并轨,并轨后的粮食综合收购价按照基本稳定、优质优价、适当调整的原则来制定,并不低于1999年省定的保护价水平。扩大实行粮食优质优价政策的试点范围,由粮食收购企业与农民签订定购合同,优质优价。今年的棉花生产要保持稳定9根据市场情况适当上调棉花收购指导性价格。
落实好对农民事给予少索取、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的政策,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继续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我省农民合同内负担按中央一定三年(1998年—2000年)不变的政策执行,即实际为连续第四年稳定而不增加。严禁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各地党委、政府要积极稳妥地抓紧实施清理清退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使用临时人员的工作,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政府业务主管部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都要支持乡镇搞好清退临时人员的工作,更不得新增机构和人员。要根据中央的要求开展农村税费制度改革试点,今年先在丘陵、平原城郊、山区各选一个县进行试点,分别为安岳、双流和达州市的1个县。试点县要严格按中央部署,结合本地实际,积极稳妥地开展试点工作,为下一步全省面上的改革积累经验。继续做好农村合作基金会清理整顿的后期工作,各地要千方百计提前筹措第二批兑付资金,清理整顿的其他各项善后工作要按《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几项具体工作的通知》(川委办[2000]2号)精神认真做好。
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重点抓好农村党支部建设和基层干部培训工作。特别要把建设一个好的党支部、选好一个带头人作为关键环节。各地要深入开展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六个好”乡镇党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区)活动。在加强村党支部建设的同时,必须注重发展壮大村社集体经济实力,以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各级党委、政府在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好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中坚作用。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组织他们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学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农民工作的方法,努力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技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增强带领农民发展经济、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