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O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

  (一)以科技为先导,优化农产品质量。
  要调整粮食生产的品种结构,改良品质,加强农作物优良品种的育种攻关,加大优良品种特别是优质稻的推广力度,部颁一级优质稻种植面积要从300万亩扩大到500万亩。大力发展优质、高产、专用粮生产,建立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积极发展工业用粮、饲料用粮、菜用粮。
  要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突出抓好两个重点:一是抓好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在提高单产上狠下功夫。要继续采取“一保两挂”的措施,开展科技服务、科技下乡活动。稳定和加强农技服务队伍,多方面调动广大基层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继续对农民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要突出抓好优质水果、无公害蔬菜和中药材、花卉生产,发展潜力极大的名特水果和水产品生产,创出四川的优质品牌。优质果面积要由20%达到30%,优质茶面积要达到30%,双低优质油菜要由300万亩逐步扩大到700万亩以上。其他各种名特优新的产品也都要重点发展。大力推广粮——莱、粮——果、莱——果、稻——鱼——果、稻田三熟、宽厢带种植粮经间套等多种增收模式。二是以畜禽良种工程、饲料供给工程、动物保护工程、牧区人草畜“三配套”工程为重点,加快养殖业发展。稳定生猪生产,提高生猪质量,生猪三元杂交推广面要从10%扩大到15%,努力提高出栏率和瘦肉率,保持川猪优势。要大力发展牛、羊等市场销路较好的节粮型、草食型牲畜和投资少、周期短、效益高的小家禽畜生产。同时,要抓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工作,适应市场需求多样化、产品用途专门化的要求,制定和修订目前很不完善的质量标准,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
  (二)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是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主要途径。今年各地要突出抓好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劳务开发工作。
  要在认真总结小城镇建设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本着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效益的原则,适当扩大小城镇建设试点规模。今年全省再扩大建设300个试点镇,着手新规划300个下一批启动的镇。省级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措施。各地在小城镇建设中要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乡镇企业处于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重要阶段,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支持乡镇企业深化改革,加强和改进企业管理,促进产权明晰和政企分开,完善用工、用人、分配制度和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帮助乡镇企业再创辉煌。对乡镇企业的优惠扶持政策尤其是财政、信贷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政策要继续执行。乡镇企业自身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国家产业政策,立足于本地资源,以科技为支撑、质量为中心、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尽快实现发展重点的战略性转移。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运销业,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结合小城镇建设,调整乡镇企业的布局,积极发展商业、饮食服务、旅游等第三产业。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