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计委《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和到2015年长期规划基本思路》的通知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有许多需要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和矛盾:一是经济结构矛盾突出、支柱产业单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下降,就业压力加大;二是城乡结构不合理,城市化水平低,城乡差距拉大;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趋缓,尤其是农民增收难度加大,有效需求不足,启动消费、开拓市场难度加大;四是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矛盾亟待解决;五是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和部分资源枯竭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日益增强,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战略
  下世纪前15年,是我省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和党的十五大对21世纪的展望,我们要加快改革和发展,力争缩小与发达省区的差距,为跨入中等发达省区行列打下坚实基础。
  “十五”期间的主要目标是: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GDP增长率预期8%左右,到2005年,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力争提前1-2位。群体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传统优势产业得到改造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上升;通边达海的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建成,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投融资体制、流通体制和要素市场改革取得重大的实质性进展,社会保障体系和经济调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总人口控制在4500万人以内。力争5年共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00万人左右,城市化水平提高7-8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城镇居民和部分农村人口过上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农村贫困人口解决温饱。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0%左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秩序更趋安定。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森林覆盖率达到38%以上,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到2015年,人均GDP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开始步入中等发达省区行列,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升级。城乡差距缩小,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部分地区率先进入现代化,城乡人民生活在小康基础上更加富裕、文明。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重大幅度上升,人口素质显著提高,知识的运用和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实现协调发展。
  要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十五”到2015年,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切实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我省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检验各项工作的根本体准。充分发挥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加快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坚持“以人为本”新的发展现,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转向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依靠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综合竞争力。
  今后15年,特别是“十五”期间,我们要全力投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着力实施五大战略:
  ——特色经济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特色经济,是促进“十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措施,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结构调整更加紧迫。要以提高竞争力为目标,调整产业结构,在巩固提高烟草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着力培育生物资源开发、旅游等群体支柱产业。要以增加消费为取向,调整需求结构;以促进各类城镇有序发展为方针,调整城乡结构;以增加农民及城市贫困人口收入为重点,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以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突破口,调整所有制结构。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