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
省计委《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
五年计划和到2015年长期规划基本思路》的通知
(云政办发[2000]53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今年是我省“十五”计划编制最重要的一年,各项工作千头万绪,时间紧,任务重。
省计划委员会根据国家的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历经一年时间,在30多个专题研究和反复修改、多次论证的基础上,形成的我省“十五”规划思路,省政府原则同意。现转发给你们,一是供各地各部门在编制本地区本部门“十五”计划纲要时参考和借鉴,二是以引起社会各界对“十五”发展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为我省即将编制的“十五”规划纲要提供新的、可借鉴的意见和建议。
二000年三月二十八日
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
五年计划和到2015年长期规划基本思路
“十五”计划和到2015年长期规划,是我省跨入新世纪并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2001-2005)规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根据国家计委的安排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结合我省实际,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把握时代特征,突出宏观性、战略性,研究并提出具有云南特色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云南21世纪初面临的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我省经济社会获得了较快发展,现代化建设第一步战略目标已于八十年代胜利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将于2000年初步实现,经济总量翻两番的任务提前完成,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上升了3位,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大部分城市人口实现小康,大部分农村人口摆脱贫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九五”期间,与全国其他省区一样,我省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外市场环境激剧变化等一系列困难。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扩大内需的方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预计“九五”计划确定的多数目标可以完成或超额完成。同时,我省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特点:
一是供求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买方市场初步形成,不少产品生产能力过剩,经济增长由供给约束为主转为需求约束为主;
二是有效需求不足,出现通货紧缩迹象,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趋缓,消费增长乏力,扩大内需主要依靠投资扩张;
三是经济开放度进一步提高,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地产品竞争力弱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增幅逐年回落;
四是国有企业体制转换面临诸多矛盾,国有企业脱困任务艰巨。
世纪之交,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及高新技术产业化趋势加快;世界经济呈继续增长趋势,周边国家经济复苏;世界许多国家和国内其他省区正在进行大规模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同时,我国即将加入WTO等。这些趋势和变化,既使我省面临新的挑战,又给我们带来发展机遇。
展望21世纪,我省经济发展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中央确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为我省加快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宏观管理经济的能力有所提高;20年来,全省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正在形成,为“十五”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气候条件,明显的地缘优势,为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扩大开放提供了重要条件;世博会和昆交会的成功举办,使我省对外开放环境明显改善;科教兴滇战略正在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已逐步成为全省人民的共识,生态治理、环境保护取得初步成效。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体制环境逐渐形成;我国加入WTO后,对加快我省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化进程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为我省优势产业参与国际分工、一些独具特色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更多的机遇;新一轮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将为我省“十五”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营造更为有利的思想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