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施科技兴农工程,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9、大力推广和应用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以市场为导向,围绕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增收,大力推广先进适用、辐射面广、效益显著的优良品种及种植、养殖、加工技术,重点推广农作物优质高效高产新品种、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生态农业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及高效种植技术、设施农业新技术、高效集约养殖技术、农产品贮藏保鲜包装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继续实施丰收计划、星火计划和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着力抓好“四化”工程(即优质三元猪、优质油菜、优质米、优质水果工程)以及种子工程、沃土工程、植物保护工程、温饱工程、莱篮子工程的实施。
10、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形成以县(市)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村为基础的专群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稳定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和推广队伍。有计划有重点地创办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场,使之成为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优良种苗繁殖基地。充分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利用各类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接受和使用新技术的能力。
围绕加快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开展示范,层层办好农业新技术承包范围。在江汉平原、鄂北岗地、鄂中丘陵和山区建立各具特色的农业科技示范园。
11、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着眼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高技术产业化,突出前瞻性,加强对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绿色食品技术、节水农业技术、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等的研究开发力度。每年力争选育10-20个农作物新品种,取得1(10—20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加强农业科研基地的建设,增强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
12、围绕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大力推进乡镇企业的技术创新。加大乡镇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的力度,促进乡镇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换代,每年实施20项重大技改项目,开发100项技术含量较高的新产品;扶持100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100家星火示范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着力抓好星火密集区的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名特优产品的发展壮大,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力度,提高龙头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力争发展5个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3、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继续抓好科技扶贫工作。以开发山区特色资源为重点,建设科技扶贫示范村;组织科技开发团,深入贫困地区进行科技开发;加强科技脱贫致富带头人的培养,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巩固和提高扶贫成果;继续抓好大别山科技扶贫这个典范;组织实施“振兴鄂西科技专项计划”,为培育鄂西特色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三、落实五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