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制、考核制度、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引入市场经济运作规律和竞争机制,激发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校内部运行机制。
(七)学校布局调整要有利于构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朝鲜族教育体系。在实现教育
资源合理配置的同时,要在规划学校规模、班级学额上,为深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留有空间。有条件的学校试行小班教学,为课堂教育推行素质教育创造有利条件。
二、优化结构,建设高素质的朝鲜族教育师资队伍
(八)要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合格老师标准和《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教育条例》的有关规定,下大力气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科类齐全、素质较高的朝鲜族教师队伍。
(九)突出抓好朝鲜族师资队伍职业道德建设。要以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等“树创”活动,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细则,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上岗的必备条件。学校党组织把师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以忠诚、热爱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为主题的党的宗旨教育,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违纪违规事件的查处,坚决将师德水平不合格的人员清理出教师队伍。
(十)强化朝鲜族学校领导班子以及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各县市要制订培养规划,有计划地选派德才兼备的年轻教育干部和校长到先进地区挂职锻炼或进修培训,培养具有高学识、高素质的名优校长。加强朝鲜族教育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对朝鲜族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等方式,对校长实行末位淘汰制。
(十一)切实提高在职教师的业务素质。以提高教师掌握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技能为重点,继续推进全员岗位继续教育工程。2000年起继续教育成绩不合格者不得普升上一级教育职务。高度重视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实行层级管理、层级培训,到2005年在朝鲜族教师中培养50名省级学科带头人,500名州级学科带头人。利用假期强化培训中小学短缺学科和薄弱学科的骨干教师。努力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对部分汉语水平较差的小学教师。努力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对部分汉语水平较差的小学教师,要采用朝鲜语授课,单独培训。
(十二)加强新师资的培养。积极推进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大专化和专科化。积极筹建延边大学师范分院,为朝鲜族小学培养大专层次的新师资,协商延边大学根据我州教育实际需要,制订培养规划,加快中学短缺学科教师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延边英语班,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朝鲜族中学英语师资紧缺的问题。选拔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使高中段教师中的硕士生占相当的比例。采取优惠政策,积极吸纳自费留学获得正规院校硕士以上学位的归国人员到学校任教。到2005年小学专任教师获专科学历和初中教师获本科学历要分别达到65%、60%。到2010年朝鲜族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基本实现大专化和本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