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地发展海岛旅游业,挖掘旅游消费潜力。按照“大型活动牵引,假日消费推动,月月有重点,季季掀高潮,不断推出海南旅游新产品”的总体思路,组织好“五一”节旅游高潮的接待工作,着力办好“学生夏令营”等活动,切实做好首届“中国海南岛欢乐节”的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在加快发展中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管理,塑造海南旅游的新形象。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拓宽消费领域,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以盘活房地产为重点,搞活住宅一级市场。开放住宅二级市场,继续扩大居民住房消费。开展“住在海南”的舆论宣传,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外省居民到我省购置房产,扩大积压商品房和“转化房”的岛外销售。发展引导型购物和餐饮,以及社区服务、体育、非基本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各项事业,努力激活和全面启动第三产业。继续扩大招生规模,适当调整收费目标,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引导和扩大教育消费。加快农村广播电视、通信、电网、市场、道路等方面前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企改革与脱困目标
打好国企改革与发展攻坚战,努力实现三大目标。一是改革目标。在全省77户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中,继续完善和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争取今年再完成10户企业的改制,使70%以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脱困目标。全省42户国有大中到亏损企业中,在已经脱困14户的基础上今年再扭亏8户,使扭亏脱困企业总数达到22户。三是债转股目标。全力推进大广坝水电厂、国投昌江水泥厂、武钢集团海南有限公司、三亚木材厂、海南椰海仿真实业公司和海口市电子公司等6家企业的债权转股权工作,确保实现债转股的总规模。
积极稳妥地推进省属商贸企业改革。按照“彻底放开,全面转制;自费改革,一企一策;妥善安置,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认真抓好省属37家国有商贸企业的改制工作。按四种模式推进:一是对政府无实际投入的公司,直接办理脱钩手续,退出国有序列,转为非国有企业。二是对严重资不抵债企业,实行“停业清盘、变现资产、分流职工”,或者进行“带债务、包职工安置”的零资产转让。三是对有一定资产和经营潜力的亏损企业,剥离其优质资产,鼓励职工持股或对外出售股权,组建新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四是对资产规模较大、市场前景较好的全资国有企业,向社会和内部职工出让部分股权,进行股份制改革。省有关部门要按照省政府确定的改革原则和方案,突出安置好职工、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这两个工作重点,精心组织,稳步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