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强化财务和资金管理。认真执行全国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及时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建立健全以现金流量控制为重点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资金使用前的审批程序和使用过程中的监督。要实行统一财务管理机构、统一帐号、统一资金调度,分级核算的“三统一分”管理体制,切实防止资金管理分散和账外循环,严禁设立各种“小金库”。认真实行以销定产,大力降低储备资金占用和在制品、产成品资金占用。依法加强合同管理,大幅度减少应收帐款,加速货款回收,提高资金流动率。
4、强化质量管理。认真贯彻《质量法》和《质量振兴纲要》,实施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健全并严格执行各级质量责任制。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要制定质量发展目标,实施名牌战略,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水平。积极贯彻ISO9000、ISO14000等先进标准,努力取得参与国际竞争的通行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推行“零缺陷”和可靠性管理,产品合格率和优质品率达历史最好水平。
5、强化生产设备管理、营销管理、劳动人事管理、信息管理。实行以销定产,组织均衡生产,抓好设备的维护、运行管理,确保生产的连续性。全面提高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开展市场调查与预测分析,制订灵活的营销策略,努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深化企业内部劳动工资人事三项制度改革,建立人才培训、流动和激励成长机制。规范信息披露,维护信息安全与保密。
(三)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1、提高现场管理水平。现场管理是企业各项专业管理工作的结合点和综合体现。要认真开展定置管理,有合理的厂区车间定置图和各种标识,物品分类堆放,坚持不懈地改进作业环境和现场秩序,做到环境整洁、设备完好、信息准确、物流有序、安全生产,努力向现代绿色环保企业的目标迈进。
2、提高民主管理水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代会为基本制度的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制度。健全厂务公开制度和机构,在重大投资、工资奖金分配、物资采购、工程项目招标、招待费、劳动用工等方面上实行厂务公开,加强监督约束。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切实把职工的积极性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
3、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使企业内部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广泛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开展电子商务,加强信息化建设,大力改造和优化企业生产系统、营销系统和管理系统,全面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效率。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选配和培训,大力提高管理人员队伍素质。发挥管理专家的作用,为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提供咨询服务。
四、全面推动企业加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