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继续深化商贸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
(十)加快把我市建设成区域性商贸中心,增强我市商贸流通业的辐射力。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的要求,深化商贸流通体制改革,今年要完成方欣食品、饲料公司等13户企业的公司制改制,新组建十九粮贸等3户以上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促进优势企业的发展壮大。指导群众面粉、物资租赁、长发祥等股份合作制企业进一步改制为公司制企业。大力发展新型流通业务,规范发展连锁经营,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形成多渠道、全方位的商贸流通网络,积极探索和发展信用消费、服务消费、租赁消费等新的消费形式,促进城乡消费需求增长。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因地制宜地建设一批仓储式商场、专业批发市场,进一步增强我市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十一)积极培育和发展生产要素市场。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大货币信贷政策对我市经济的支持力度,增强中长期贷款,确保我市重点建设项目的信贷投入。进一步办好西安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积极争取外资银行在我市建立分支机构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及亚行、世行长期贷款。不断发展货币市场,培育票据和企业债券市场,扩大企业融资渠道和规模。不断完善以住房、汽车为主要内容的消费信贷体系,扩大耐用消费品、旅游、教育消费信贷,发挥保险事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培育和健全技术市场,鼓励创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增强我市技术创新的活力。扩大我市现有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的覆盖面,今年底实现同全国各劳动力市场的微机联网,形成全国性的劳动力市场网络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西安产权交易市场,引进信誉好的中介机构进入市场,发挥其重组和整合资产的特长,加速产权流动;完善市场系统网络化,加大产权交易信息的传递;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对市场的监管,使之更好地为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培育风险投资基金退出机制和股份制企业股权流动服务。
(十二)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积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为支撑,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和外商投资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体系。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申请在西安组建区域性股份制“西部发展银行”,争取国家批准在西安建立产业投资基金;争取国家在西安试点,发行以政府未来财政收入作保证的中长期企业债券。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对有一定规模、经济效益好的股份制企业,创造条件,推荐上市,或在香港二板市场上市;鼓励和支持产品有市场、还款还息有保证的企业发行债券;实行优惠的财税、土地配置政策,多渠道筹集企业资本金,促进企业增资减债。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发展风险投资公司,建立风险投资基金,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创新、种子基金,引导金融机构改进对科技的信贷服务,实行银企结合,扩大已有的信贷担保基金,优先发放科技贷款和技改贷款。利用各种重组方式,促使我市现有上市公司加快技术进步,提升产业层次,选择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和基础设施产业中的优质资产,采取股权转让、资产置换等办法,注入个别上市公司,把这类公司改造成为代表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并能推动我市产业升级的龙头企业。
(十三)不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贯彻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坚定不移地执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调整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促进结构优化和优质品种粮食的发展,严格执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粮食顺价销售。在粮食购销公司的规范运作、主附营业务分离的附营业务发展、人员分流的“三定”及再就业等方面下功夫,解决划而不断、分而不离的问题。推进粮食企业的改革,扩大粮店实行股份合作制的改革面,完成人民面粉厂的股份合作制改制工作,加快十九粮贸集团的组建进程,推动市油脂公司系统的油脂营销一体化改革,为全市粮油产销一体化奠定基础。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