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要把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争取用两年时间在全市大中型企业全部建立健全技术开发中心,小型企业要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为技术依托,建立形式多样、机制灵活的技术创新机构。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广泛吸纳国内外先进技术,对外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和生产新产品。以市场为导向,尽快建立中介组织的创新体系,积极推动产学研联合,加快以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支持高等院校利用其人才、技术信息优势兴办大学科技园区,推动高校科技产业发展。
(七)加快产业新区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农业开发区等产业新区为基地,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进一步支持和完善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由注重招商引资向优化配置科技资源转移,由扩大建设项目向优化产业、创新环境转移,由产业分散向集中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转移。高新区要尽快启动并加紧建设国家级西安软件园、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工业园、大学科技产业园、陕西省医药工业园、长安产业园等二期工程,重点完善和优化为科技企业服务的创业服务体系、投融资支持体系以及人才、法律政策、进出口等方面的服务体系,今年要力争有2-3家企业在国内上市,2家中小型科技企业在香港二板市场上市。以高新区为龙头,加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支柱产业。
三、配套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施再就业工程,保持社会稳定
(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争取到2000年底前,在我市建立起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创造有利条件。继续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认真落实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社会和企业筹集不足的部分,财政给予兜底或补贴。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下岗职工通过政策扶持或适当的经济补偿,提前出中心。要努力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服务功能,为下岗职工提供社会保障续接、档案托管、代管党团关系等服务。依法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今年将全市城镇各类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和个体劳动者全部纳入统筹范围,收缴率达90%以上。对全市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今年上半年全面实现社会化发放。加快推进区(县)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行市级统筹的城六区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实行县级统筹的二区五县,要制定本地的《实施方案》及《暂行办法》和其他配套文件,尽快实施。
(九)继续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加快住宅建设为重点,努力扩大住房有效需求,制定出台实施住房货币化分配方案,建立新的住房分配体制。开放住房二级市场,积极推进公有住房出售,做好新老房改政策的衔接工作,合理测算并公布新的租金标准和公房出售成本价。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坚持属地化管理的原则,不断加大公积金归集力度,公积金归集全年要达到2.5亿元。组织实施国有直管公房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政企分开,对国有房产实行授权委托给使用单位经营,通过兼并、租赁、承包、出售等多种形式进行产权置换,使现行的国有房产经营管理单位置身于市场经济的大市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