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树立大水利的思想,切实抓好节水灌溉。要切实转变水利单纯为农业服务的思想,从工农业发展、城乡人民生活需要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全局出发,统筹考虑水利的建设和发展问题。要全面普及常规节水措施,增加水资源总量,积极推广管、滴、喷、渗灌等高新节水措施,进一步深化水利体制改革,把河西地区建成高科技节水示范区。
(三)搞好生态工程建设,为西部大开发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要争取将河西走廊林业生态建设列为全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范围,保质保量地完成今年确定的退耕还林还草和“三北”防护林建设任务,加大南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保护,切实加强北部沙漠治理和荒漠化防治工作,大力发展沙产业,继续加强中部绿洲农田林网建设。
(四)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重点发展对外制种、酿酒原料、优质果菜和优质专用粮的同时,把草产业、畜牧业做大做优。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为目标,大胆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二是加快实施种子工程和畜禽良种工程,优化品种结构。三是培育和建设好龙头骨干企业,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争创全国和世界名牌。四是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努力把产品打向全国和世界市场。
(五)以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建设一批技术新、效益高、机制活的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在科技示范园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可采取政府推动,股份合作、个体、私营、外资等多种形式;在创建方式上,可采取本地专家、外地专家和国外专家联合、入股等多种方式来建设。
(六)加快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坚持乡镇企业的战略突破口地位不动摇,突出抓好发展提高、结构调整、技术改造、体制改革、东西合作示范区、开发区建设和创造良好的发展及投资环境等工作。要在建设好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基础的小城镇的同时,重视县城建设,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鼓励农民进城从事二、三产业,以增强其辐射带动功能。要围绕铁路、公路两条交通大动脉,建设小城镇,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七)继续搞好小康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把实施“再造河西”战略同宽裕型小康建设结合起来,率先建成一批宽裕型小康县,为全省小康建设树立样板,探索路子,创造经验。
(八)实施开发带动战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努力改善投资环境。要全面落实《“再造河西”纲要》中提出的六条开放政策,积极研究制定有利于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努力改善河西的软环境,吸引人才到河西去创业。要采取多形式、多途径合作的方式,更广泛地同东部发达地区、国内外经济组织、企业和银行等联系联合,上大项目,搞大开发。要开展对外开放的大宣传、大讨论,真正使开放促开展的战略变成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